云南省
云南 云南省概括 云 滇 彩云之南 云南省 云南歷史沿革 云南行政區劃 云南地理環境 云南自然資源 云南人口民族 云南政治 云南經濟 云南社會事業 云南交通運輸 云南文化藝術 云南特產美食 云南風景名勝 云南著名人物 云南對外交流 14省份公布前三季度GDP
云南省,簡稱 云或 滇,中國23個省之一,位于西南地區,省會 昆明。界于北緯21°8′-29°15′,東經97°31′-106°11′之間,東部與 貴州、 廣西為鄰,北部與 四川相連,西北部緊依 西藏,西部與 緬甸接壤,南部和 老撾、 越南毗鄰,云南省總面積39.41萬平方千米。云南省地勢呈現西北高、東南低,自北向南呈階梯狀逐級下降,屬山地高原地形,山地面積占全省總面積的88.64% 。地形以元江谷地和 云嶺山脈南段寬谷為界,分為東西兩大地形區。東部為滇東、滇中高原,是 云貴高原的組成部分,表現為起伏和緩的低山和渾圓丘陵;西部高山峽谷相間,地勢險峻,形成奇異、雄偉的山岳冰川地貌。云南省地跨 長江、 珠江、 元江、 瀾滄江、 怒江、 大盈江6大水系。云南氣候基本屬于亞熱帶和熱帶季風氣候,滇西北屬高原山地氣候。截至2019年8月,云南省下轄8個地級市,8個自治...
詳情云南省有8個自治州
云南省,簡稱 云或 滇,中國23個省之一,位于西南地區,省會 昆明。界于北緯21°8′-29°15′,東經97°31′-106°11′之間,東部與 貴州、 廣西為鄰,北部與 四川相連,西北部緊依 西藏,西部與 緬甸接壤,南部和 老撾、 越南毗鄰,云南省總面積39.41萬平方千米。
云南省地勢呈現西北高、東南低,自北向南呈階梯狀逐級下降,屬山地高原地形,山地面積占全省總面積的88.64% 。地形以元江谷地和 云嶺山脈南段寬谷為界,分為東西兩大地形區。東部為滇東、滇中高原,是 云貴高原的組成部分,表現為起伏和緩的低山和渾圓丘陵;西部高山峽谷相間,地勢險峻,形成奇異、雄偉的山岳冰川地貌。云南省地跨 長江、 珠江、 元江、 瀾滄江、 怒江、 大盈江6大水系。云南氣候基本屬于亞熱帶和熱帶季風氣候,滇西北屬高原山地氣候。
截至2019年8月,云南省下轄8個地級市,8個自治州,17個市轄區、16個縣級市、67個縣,29個自治縣,合計129個縣級區劃。177個街道、683個鎮、400個鄉、140個民族鄉,合計1400個鄉級區劃。
2018年,云南省常住人口4829.5萬人,實現生產總值17881.12億元,第一產業增加值2498.86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6957.44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8424.82億元,人均生產總值37136元。
云南歷史老照片 (8張) 西漢元封二年(前109年),武帝開西地南夷,置縣24,云南為其一。取縣名為“云南”有三種說法,一是“彩云南現”說,建縣時,縣治駐地現云南驛村北面的龍興和山出現五彩云霞,縣城在彩云之南稱“云南” ;二是“云山之南”說,云山即(現賓川雞足山,常凝云氣高數丈,縣城在云山之南稱云南;三是“武帝追夢”說,相傳漢武帝夜夢彩云,遣使追夢,在今祥云縣境追到彩云,因置云南縣 。
唐朝,南詔王閣羅鳳遺使到長安拜唐王,王問:君在何方?使遙指南曰:南邊云下。于是在朝廷心目中“云南”便為祖國西南邊疆地域的代稱,開元十六年(728年)唐王便封閣羅鳳為“云南王”。
元至元十一年(1274年)設云南等處行中書省,“云南”正式作為滇域的名稱確定下來,云南縣的地域上曾設過云南郡、云南賧、云南州,“云南”兩字一直沿用。
明至清代為區云南縣與省名的使用混暇,常將云南縣稱為“小云南”。民國七年(1918年),為免省縣同名,將“云南縣”改名“祥云縣”。
云南省是人類重要的發祥地之一,生活在距今170萬年前的云南元謀猿人,是迄今為止發現的中國和亞洲最早人類之一。
夏、商時期,云南屬中國九州之一的梁州。殷周時期,
云南省相關地圖 (15張) 云南被稱為“百濮之國”。
前3世紀,楚國大將莊蹻進入滇池地區,建立滇國。
秦代修“五尺道”,在云南派官“置吏”,標志著中央王朝對云南正式統治的開始。
漢元封二年(前109年),西漢武帝時期,開西南夷,滇王降,設益州郡,領縣27個。東漢在今保山設永昌郡,亦屬益州部,對云南的統治進一步深入,中國在云南西部地區的疆域已大體奠定。
魏晉南北朝時期,今云南、貴州和四川西南部被稱為“南中”。三國時南中部分奴隸主貴族據地自雄,諸葛亮率大軍渡瀘(今金沙江),平定南中,并調整郡縣建置。
西晉,云南改設中央直接統治的寧州,為全國十九州之一。這時云南廣泛使用鐵器,實行移民屯田,滇中、滇東北等地出現了新的封建生產關系的因素。南北朝時期云南進入爨氏的統治時代。
晉朝泰始七年(271年),改置寧州。太康三年(282年),復省入益州,置南夷校尉。太安二年(303年),復置寧州。東晉咸和八年(333年),李雄派李壽率兵攻占南中,李壽被封為“建寧王”,爨琛為交州刺史。咸康四年(338年),分置安州。咸康五年(339年),爨琛降晉,晉王朝封爨琛為寧州刺史,并承認其世襲地位,從此彝族豪族爨氏統治云南400年。
南北朝,梁大同年間,改置南寧諸州,承圣末年,云南沒于群蠻。
隋朝,消除割據勢力,云南重新置于中央政府的直接統治之下,唐初繼之,基本上恢復了漢晉時期的郡縣規模。隋開皇十七年(597年),復開南中,仍置南寧州,領羈縻數十州,后又領于益州都督府。
唐朝,武德四年(621年),置姚州管羈縻州三十二。貞觀六年(633年),于戎州置都督府,督南中一十七州。707年,唐朝擊敗南侵洱海的吐蕃擴張勢力,開元二十六年(738年),洱海地區的蒙舍詔部落首領、哀牢夷人皮羅閣兼并其他五詔,建立南詔國,南詔時期的疆域東接貴州,西抵伊洛瓦底江,南達西雙版納,北接大渡河;東南界今越南,西南界今緬甸;西北與吐蕃為鄰,東北與戎州(今宜賓)相望的廣闊疆域。南詔內修制度,筑拓東城(今昆明)。次年建都太和城(今大理市)。天寶元年(742年),置戎州督羈縻三十六州。天寶九年(750年),南詔占領云南全境,稱臣吐蕃,僭國號曰大蒙。貞元四年(788年),吐蕃冊封日東王。五年,復歸唐。十年,請改國號南詔。太和三年(829年),復叛唐。大中十三年(839年),僭稱帝國,號大禮。 879年,鄭買嗣殺南詔王建大長和。光化四年(901年),鄭買嗣奪位,自立為王,改國號大長和。后唐天成三年(928年),楊干貞建大義寧。后晉天福二年(937年),段思平聯絡三十七部滅大義寧國,建立大理國政權。大理國政權基本上承襲了南詔以來的疆界,行政區劃設有八府、四郡、三十七部,實行封建農奴制專政。大理國政權在云南的統治基本與中原的宋朝相始終。大理王向宋朝稱臣納貢,其首領先后被宋朝封為云南八國郡王、大理王等,并成為南宋王朝抵御蒙古貴族西部戰線的助手。大理國政權始終保持著對宋王朝的臣屬關系。
元朝, 茶馬古道 (4張) 1253年,忽必烈率大軍乘革囊渡金沙入云南,滅大理國,1260年,設“大理國總管”。1276年忽必烈選派賽典赤·贍思丁來云南建立云南行省,任賽典赤為“云南行中書省平章政事”,省會中慶路(昆明),自此昆明取代大理成為云南的政治中心,云南完全納入了元朝的統一治理范圍,自此,“云南”一名便正式作為行省一級的機構出現 。此后元朝封也先貼木兒為云南王,1290年封皇孫甘麻剌為梁王,云南王鎮大理,梁王管轄全省,云南實際上存著行省與諸王府兩套政權。
明朝,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派傅友德、藍玉、沐英率軍西進平定云南,洪武十五年(1382年)建立了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云南內地設府、州、縣,實行以流官為主的統治,在邊遠地區則建立宣慰司、宣撫司、安撫司、長官司、“御夷”府州等,全由土司管轄,礦冶業迅速發展,銀、銅的產量居全國第一 。 明末,以李定國為代表的大西軍,曾擁護流亡皇帝永歷帝以昆明為根據地為抗擊清軍。
清朝,順治十六年(1659年)吳三桂進攻云南,永歷帝及其隨員逃至緬甸??滴踉辏?662年),永歷帝朱由榔及其子被吳三桂從緬甸逮回,絞死在昆明金蟬寺,明朝最后一代王朝覆滅。清康熙年間,吳三桂的叛亂被粉碎。清朝時期大量移民入滇,并推行“改土歸流”,邊疆部分地區仍保留土司制度。鴉片戰爭后,法國強迫清政府簽訂《中法會訂越南條約》,將云南劃為法國的勢力范圍,蒙自、蠻耗、河口等地被劃為商埠。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云南同盟會會員舉行了河口起義。宣統二年(1910年)滇越鐵路建成,云南大錫等物資主要由鐵路運輸出口。宣統三年(1911年)10月30日,發動了昆明起義(重九起義),組建云南大漢軍政府,推翻了清政府在云南的統治。
中華民國,辛亥革命后,廢府、廳、州,只保留縣,分全省為滇中、蒙自、騰沖、普洱4道。
民國時期的云南 (23張) 民國四年(1915年)2月25日,蔡鍔、唐繼堯等領導發動了護國運動,點燃了全國討袁護國的革命之火。
民國十七年(1928年),廢道設省。
民國十八年(1929年),蔣介石任命龍云為云南省政府主席等,以龍云為首的云南地方實力派統治在云南確立??谷諔馉幦姹l后,云南成為全國抗戰的大后方,是安置內遷企業和發展戰時工業的基地,云南先后派出20萬云南軍隊開赴臺兒莊、武漢等前線抗戰,投入10萬多民工搶修滇緬公路。
抗戰勝利后,蔣介石免除龍云的云南省主席職務,龍云逃亡香港。中共云南地方黨組織全面開展了組織、發動民眾,武裝奪取政權的斗爭,組建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桂滇黔邊區縱隊”。
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年,在黨的統一領導下,解放了61個縣城,建立了14塊根據地。同時,解放軍野戰軍揮師南下。
1949年,全省分設1個省轄市、12個行政督察區、112個縣、17個設治局、2個對汛督辦區。12月9日,盧漢率部在昆明起義,云南宣告和平解放。
1950年3月,云南省人民政府成立。
云南省共轄16個地級行政區,包括8個地級市、8個自治州,分別是昆明市、曲靖市、玉溪市、保山市、昭通市、麗江市、普洱市、臨滄市、楚雄彝族自治州、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大理白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迪慶藏族自治州。云南省人民政府駐昆明市五華區華山路78號。
地級行政區 | 車牌代碼 | 縣級行政區 |
---|---|---|
8個地級市、8個自治州 | 云A-云S | 129個(17市轄區、16縣級市、67縣、29自治縣) |
昆明市 | 云A | 呈貢區、 盤龍區、 五華區、 官渡區、 西山區、 晉寧區、 東川區、 安寧市、 富民縣、 宜良縣、 嵩明縣、 石林彝族自治縣、 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 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 |
曲靖市 | 云D | 麒麟區、 沾益區、 馬龍區、 宣威市、 富源縣、 羅平縣、 師宗縣、 陸良縣、 會澤縣 |
玉溪市 | 云F | 紅塔區、江川區、澄江縣、通??h、華寧縣、易門縣、峨山彝族自治縣、新平彝族傣族自治縣、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 |
昭通市 | 云C | 昭陽區、水富市、魯甸縣、巧家縣、鹽津縣、大關縣、永善縣、綏江縣、鎮雄縣、彝良縣、威信縣 |
保山市 | 云M | 隆陽區、 騰沖市、 施甸縣、 龍陵縣、 昌寧縣 |
麗江市 | 云P | 古城區、 永勝縣、 華坪縣、 玉龍納西族自治縣、 寧蒗彝族自治縣 |
普洱市 | 云J | 思茅區、 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 墨江哈尼族自治縣、 景東彝族自治縣、 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 鎮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縣、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縣、 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 瀾滄拉祜族自治縣、 西盟佤族自治縣 |
臨滄市 | 云S | 臨翔區、 鳳慶縣、 云縣、 永德縣、 鎮康縣、 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 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 滄源佤族自治縣 |
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 | 云N | 芒市、 瑞麗市、 梁河縣、 盈江縣、 隴川縣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Q | 瀘水市、 福貢縣、 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 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 |
迪慶藏族自治州 | 云R | 香格里拉市、 德欽縣、 維西傈僳族自治縣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L | 大理市、 祥云縣、 賓川縣、 彌渡縣、 永平縣、 云龍縣、 洱源縣、 劍川縣、 鶴慶縣、 漾濞彝族自治縣、 南澗彝族自治縣、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E | 楚雄市、 雙柏縣、 牟定縣、 南華縣、 姚安縣、 大姚縣、 永仁縣、 元謀縣、 武定縣、 祿豐縣 |
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G | 蒙自市、 個舊市、 開遠市、 彌勒市、 建水縣、 石屏縣、 瀘西縣、 綠春縣、 元陽縣、 紅河縣、 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 河口瑤族自治縣、 屏邊苗族自治縣 |
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 | 云H | 文山市、 硯山縣、 西疇縣、 麻栗坡縣、 馬關縣、 丘北縣、 廣南縣、 富寧縣 |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 | 云K | 景洪市、 勐??h、 勐臘縣 |
資料來源: |
云南地處中國西南邊陲,位于東經97°31′至106°11′,北緯21°8′至29°15′之間, 北回歸線橫貫本省南部,屬低緯度內陸地區。全省東西最大橫距864.9千米,南北最大縱距990千米。全省國土總面積39.41萬平方千米,東部與 貴州省、 廣西壯族自治區為鄰,北部與 四川省相連,西北部緊依 西藏自治區,西部與 緬甸接壤,南部和 老撾、 越南毗鄰。云南有25個邊境縣分別與緬甸、老撾和越南交界,國境線長4060千米,其中,中緬邊界1997千米,中老邊界710千米,中越邊界1353千米。
云南屬山地高原地形,其中,1000-3500米中海拔區域面積占全省國土面積的87.21%,云南省絕大部分區域均位于中海拔區域。25°坡度以下區域占國土面積的56.46%,從地貌類型看,平原、臺地、丘陵、山地面積分別占國土面積的4.85%、1.55%、4.96%、88.64% 。地形以元江谷地和 云嶺山脈南段寬谷為界,分為東西兩大地形區。東部為滇東、滇中高原,是 云貴高原的組成部分,平均海拔2000米左右,表現為起伏和緩的低山和渾圓丘陵,發育著各種類型的巖溶( 喀斯特)地貌;西部高山峽谷相間,地勢險峻,山嶺和峽谷相對高差超過1000米。5000米以上的高山頂部常年積雪,形成奇異、雄偉的山岳冰川地貌。全省海拔高低相差很大,海拔最高點海拔6740米,在滇藏交界處 德欽縣境內 怒山山脈的 梅里雪山主峰 卡瓦格博峰;最低點海拔76.4米,在河口縣境內 南溪河與 紅河交匯的中越界河處,兩地直線距離約900千米,海拔相差6000多米。
全省地勢呈現西北高、東南低,自北向南呈階梯狀逐級下降,從北到南的每千米水平直線距離,海拔平均降低6米。北部是 青藏高原南延部分,海拔一般在3000~4000米左右,有 高黎貢山、 怒山、 云嶺等巨大山系和 怒江、 瀾滄江、 金沙江等大河自北向南相間排列, 三江并流,高山峽谷相間,地勢險峻;南部為 橫斷山脈,山地海拔不到3000米,主要有 哀牢山、 無量山、 邦馬山等,地勢向南和西南緩降,河谷逐漸寬廣;在南部、西南部邊境,地勢漸趨和緩,山勢較矮、寬谷盆地較多,海拔在800~1000米左右,個別地區下降至500米以下,主要是熱帶、亞熱帶地區。
特點
云南氣候基本屬于亞熱帶高原季風型,立體氣候特點顯著,類型眾多、年溫差小、日溫差大、干濕季節分明、氣溫隨地勢高低垂直變化異常明顯。滇西北屬寒帶型氣候,長冬無夏,春秋較短;滇東、滇中屬溫帶型氣候,四季如春,遇雨成冬;滇南、滇西南屬低熱河谷區,有一部分在北回歸線以南,進入熱帶范圍,長夏無冬,一雨成秋。在一個省區內,同時具有寒、溫、熱(包括亞熱帶)三帶氣候,一般海拔高度每上升100米,溫度平均遞降0.6°C~0.7°C,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說,景象別具特色。
氣溫
全省平均氣溫,最熱(七月)月均溫在19°C~22°C之間,最冷(一月)月均溫在6°C~8°C以上,年溫差一般只有10°C~12°C。同日早晚較涼,中午較熱,尤其是冬、春兩季,日溫差可達12°C~20°C。全省無霜期長,南部邊境全年無霜,偏南地區無霜期為300~330天,中部地區約為250天,比較寒冷的滇西北和滇東北地區也長達210~220天。
降水
全省降水在季節上和地域上的分配極不均勻。干濕季節分明,濕季(雨季)為5~10月,集中了85%的降雨量;干季(旱季)為11月至次年4月,降水量只占全年的15%。全省降水的地域分布差異大,最多的地方年降水量可達2200~2700毫米,最少的僅有584毫米,大部分地區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
全省河川縱橫,湖泊眾多。全 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 (9張) 省境內徑流面積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889條,分屬 長江(金沙江)、 珠江( 南盤江)、 元江(紅河)、 瀾滄江( 湄公河)、 怒江( 薩爾溫江)、 大盈江( 伊洛瓦底江)6大水系。紅河和南盤江發源于云南境內,其余為過境河流。除金沙江、南盤江外,均為跨國河流,這些河流分別流入 南中國海和 印度洋。多數河流具有落差大、水流湍急、水流量變化大的特點。
全省有高原湖泊40多個,多數為斷陷型湖泊,大體分布在元江谷地和東云嶺山地以南,多數在高原區內。湖泊水域面積約1100平方千米,占全省總面積的0.28%,總蓄水量約1480.19億立方米。湖泊中數滇池面積最大,為306.3平方千米;洱海次之,面積約250平方千米;撫仙湖深度全省第一,最深處為151.5米;瀘沽湖次之,最深處為73.2米。
云南地質現象種類繁多,成礦條件 礦產資源 (7張) 優越,礦產資源極為豐富,尤以有色金屬及磷礦著稱,被譽為有色金屬王國,是得天獨厚的礦產資源寶地。云南礦產資源的特點:礦種全,已發現的礦產有143種,已探明儲量的有86種;分布廣,金屬礦遍及108個縣(市),煤礦在116個縣(市)發現,其他非金屬礦產各縣都有;共生、伴生礦多,利用價值高,全省共生、伴生礦床約占礦床總量的31%。云南有61個礦種的保有儲量居全國前10位,其中, 鉛、 鋅、 錫、 磷、 銅、 銀等25種礦產含量分別居全國前3位。
主詞條: 云南省主要自然保護區
云南是全國植物種類最多的省 植物資源 (7張) 份,被譽為 植物王國。熱帶、亞熱帶、溫帶、寒溫帶等植物類型都有分布,古老的、衍生的、外來的植物種類和類群很多。在全國3萬種高等植物中,云南占60%以上,列入國家一、二、三級重點保護和發展的樹種有150多種。
2011年,云南森林面積為1560萬公頃,居全國第3位,森林覆蓋率將近50%(含灌木林)?;盍⒛究傂罘e量15.48億立方米,占全國活立木總蓄積量的11.4%。全省共有自然保護區162個,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6個,省級自然保護區44個。自然保護區面積295.56萬公頃,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面積14.27萬公頃,省級自然保護區面積88.31萬公頃。云南樹種繁多,類型多樣,優良、速生、珍貴樹種多,藥用植物、香料植物、觀賞植物等品種在全省范圍內均有分布,故云南有藥物寶庫、香料之鄉、天然花園之稱。
云南動物種類數為全國之冠,素有動物王國之稱。脊椎動物達1737種,占全國58.9%。其中,鳥類793種,占63.7%;獸類300種,占51.1%;魚類366種,占45.7%;爬行類143種,占37.6%;兩棲類102種,占46.4%。全國見于名錄的2.5萬種昆蟲類中云南有1萬余種。云南珍稀保護動物較多,許多動物在國內僅分布在云南。珍禽異獸如 蜂猴、 滇金絲猴、 野象、 野牛、 長臂猿、 印支虎、 犀鳥、 白尾梢虹雉等46種,均屬國家一類保護動物; 熊猴、 獼猴、 灰葉猴、 穿山甲、 麝、 小熊貓、 綠孔雀、 蟒蛇等154種,屬國家二類保護動物;此外,還有大量小型珍稀動物種類。
云南省臨近熱帶海洋,位于 青藏高原的東南部,處于西南暖濕氣流和東南暖濕氣流的共同影響之下,由于地形和氣候的影響,具有水汽充足、降水量豐富的特點。全省年均降水量為1278.8毫米,折合水量4900億立方米。降水量地區分布十分復雜,西部、西南部和東南部年降水量較大;中部和北部的干熱河谷(壩子)地區的降水量較少。從全省范圍看,降水量分布規律為:山區降水量多,河谷、壩區降水量少;迎風坡降水量大,背風坡降水量小。
云南省年均地下水資源量為771.5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量約為全國地下水資源總量的9.54%;全省多年平均地下水產水模數為每年每平方公里20萬立方米。地下水資源的地區分布極不均勻,變化趨勢與地表水資源量的地區分布基本一致,呈西多東少,南多北少的分布態勢。
云南能源資源得天獨厚,尤以水 能源開發 (4張) 能、煤炭資源儲量較大,地熱能、太陽能、風能、生物能也有較好的開發前景。82.5%蘊藏在 金沙江、 瀾滄江、 怒江3大水系,尤以金沙江蘊藏的水能資源最大,占全省水能資源總量的38.9%。
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為10437萬千瓦,占全國總蘊藏量的15.3%,居全國第3位。全省經濟可開發裝機容量為9795萬千瓦,年發電量為3944.5億度,占全國可開發裝機容量的20.5%,居全國第2位。
煤炭資源主要分布在滇東北,全省已探明儲量240億噸,居全國第9位,煤種也較齊全,煙煤、無煙煤、褐煤都有。
地熱資源以滇西騰沖地區的分布最為集中,全省有出露地面的天然溫熱泉約700處,居全國之冠,年出水量3.6億立方米,水溫最低的為25℃,高的在100℃以上。
太陽能資源也較豐富,僅次于西藏、青海、內蒙等省區,全省年日照時數在1000~2800小時之間,年太陽總輻射量每平方厘米在90~150千卡之間。省內多數地區的日照時數為2100~2300小時,年太陽總輻射量每平方厘米為120~130千卡。
2018年,云南省常住人口4829.5萬人,比上年末增加29.0萬人。全年出生人口63.5萬人,出生率為13.19‰;死亡人口30.4萬人,死亡率為6.32‰;自然增長率為6.87‰,比上年提高0.02個千分點。年末全省城鎮人口2309.0萬人,鄉村人口2520.5萬人,全省城鎮化率達47.81%,比上年提高1.12個百分點。
云南是中國民族種類最多的省份,除漢族以外,人口在6000人以上的世居少數民族有25個。其中(按人口數多少為序),15個民族為云南特有,人口數均占全國該民族總人口的80%以上。
2015年末,全省少數民族人口數達1583.3萬人,占全省人口總數的33.4%,是全國少數民族人口數超過千萬的3個省區之一。全省少數民族人口數超過100萬的有6個;超過10萬不到100萬的有9個;超過1萬不到10萬的有8個;超過6000不到1萬的2個。云南少數民族交錯分布,表現為大雜居與小聚居, 彝族、 回族在全省大多數縣均有分布。
民族 | 人口 | 聚居地 |
---|---|---|
漢族 | 3062.9萬 | 云南各地 |
彝族 | 502.8萬 | 楚雄彝族自治州、 紅河州、 玉溪市、 大理白族自治州、 普洱市和 昆明市 |
白族 | 156.1萬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哈尼族 | 163萬 | 紅河州、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 普洱市和 玉溪市 |
傣族 | 122.2萬 |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 德宏州、 普洱市和 臨滄市 |
壯族 | 121.5萬 | 文山州、 紅河州和 曲靖市 |
苗族 | 120.2萬 | 文山州、 紅河州和 昭通市 |
回族 | 69.8萬 | 昆明市、 大理白族自治州、 曲靖市、 楚雄彝族自治州、 紅河州和 玉溪市 |
傈僳族 | 66.8萬 | 怒江州、 迪慶州、 麗江市和 大理白族自治州 |
拉祜族 | 47.5萬 | 普洱市、臨滄市和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 |
佤族 | 40.1萬 | 臨滄市和 普洱市 |
納西族 | 31萬 | 麗江市以及 迪慶藏族自治州 |
瑤族 | 31萬 | 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 |
景頗族 | 14.3萬 | 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 |
藏族 | 14.2萬 | 迪慶藏族自治州 |
布朗族 | 11.7萬 |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 普洱市和 臨滄市 |
布依族 | 3.8萬 | 羅平縣魯布革鄉、長底鄉;富源縣古敢鄉;河口瑤族自治縣橋頭鄉 |
阿昌族 | 4.2萬 | 德宏州和 保山市 |
普米族 | 4.2萬 | 麗江市、 怒江州和 迪慶州 |
蒙古族 | 2.3萬 | 玉溪市 通??h興蒙蒙古族自治鄉 |
怒族 | 3.2萬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基諾族 | 2.3萬 |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 |
德昂族 | 2萬 | 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 芒市 三臺山德昂族鄉和 臨滄市 鎮康縣 軍賽鄉 |
水族 | 8830人 | 曲靖市富源縣 |
滿族 | 1.4萬 | 玉溪市通??h |
獨龍族 | 6300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 |
資料來源: |
2018年,云南省實現生產總值17881.12億元,比上年 8.9%。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498.86億元,增長6.3%;第二產業增加值6957.44億元,增長11.3%;第三產業增加值8424.82億元,增長7.6%。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14.0∶38.9∶47.1。全省人均生產總值37136元,比上年增長8.2%。
2018年,云南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84元,比上年增長9.5%。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488元,增長8.0%;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68元,增長9.2%。城鎮常住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21626元,增長10.6%。農村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9123元,增長13.6%。
云南最大的支柱產業為煙草產業,糖產業和茶產業是云南除煙以外的傳統骨干產業,橡膠種植業是云南傳統重要產業,花卉產業是云南新興產業,是全國重點產糖、茶葉、橡膠省份之一,為亞洲最大的鮮切花出口基地。 云南省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14張)
2018年,云南省農業總產值4108.88億元,比上年增 6.3%。其中,農業產值2234.74億元,增長6.8%;林業產值396.88億元,增長9.9%;牧業產值1237.12億元,增長4.2%;漁業產值98.25億元,增長9.8%;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141.89億元,增長6.1%。
2018年,云南省全年糧食總產量1860.54萬噸,比上年增長0.9%。油料產量60.98萬噸,增長8.4%;烤煙產量82.29萬噸,下降1.9%;蔬菜產量2205.71萬噸,增長6.2%;園林水果產量757.14萬噸,增長4.4%;茶葉產量42.33萬噸,增長7.6%;鮮切花產量112.24億枝,增長1.8%。全年豬、牛、羊、禽肉總產量425.99萬噸,增長1.9%;牛奶產量58.21萬噸,增長2.4%;禽蛋產量32.72萬噸,增長7.9%。
云南省201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14張) 2018年,云南省全部工業增加值4483.96億元,比上年增長11.6%。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1.8%。在規模以上工業中,分經濟類型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增長11.4%,集體企業下降7.6%,股份制企業增長9.5%,私營企業增長13.7% 。采礦業增加值增長6.6%;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0.9%;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加值增長17.7%。
2018年,云南省煙草制品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3%。六大高耗能行業增加值增長20.2%。其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增長8.0%,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增長6.8%,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 18.3%,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下降11.0%,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12.4%,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增長1.46倍。全年規模以上工業粗鋼產量1925.04萬噸,比上年增長26.9%;鋼材產量1940.74萬噸,增長20.7%;十種有色金屬產量356.48萬噸,下降4.4%;水泥產量11798.42萬噸,增長4.5%;卷煙產量700.30萬箱,下降2.4%;成品糖產量244.98萬噸,增長7.9%。
2018年,云南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累計實現利稅2428.07億元,比上年增長17.0%,其中,實現利潤925.21億元,增長21.0%。
2018年,云南省社會建筑業增加值2482.34億元,比上年增長10.6%。全年全省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筑業企業完成總產值5458.52億元,比上年增長15.5%;實現利潤185億元,增長13.2%;上繳稅金230億元,增長13.6%。
2018年,云南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825.97億元,比上年增長11.1%。城鎮消費品零售額5878.34億元,增長11.0%;鄉村消費品零售額947.63億元,增長11.4%。商品零售額5766.96億元,增長11.0%;餐飲收入額1059.01億元,增長11.6%。
2018年,云南在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零售額中,糧油、食品類零售額比上年增長19.8%,飲料類增長11.2%,煙酒類增長13.5%,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增長9.2%,化妝品類增長8.3%,日用品類增長13.2%,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增長2.6%,中西藥品類增長13.7%, 2016年云南省郵政行業發展統計公報 (4張) 文化辦公用品類增長12.7%,家具類增長12.3%,通訊器材類增長12.5%,石油及制品類增長16.1%,建筑及裝潢材料類增長19.3%,汽車類增長1.5%。云南全年限額以上單位通過互聯網實現的零售額33.93億元,比上年增長39.7%。
2018年,云南外貿進出口總額達298.95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7.5%。其中出口總額128.12億美元,增長11.7%;進口總額170.83億美元,增長42.5%。全年共批準利用外資項目182個,比上年下降15.4%。合同利用外資82.79億美元,增長60.4%。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10.56億美元。全年非金融領域對外直接投資額11.83億美元,比上年下降35.1%。
2018年,云南郵電業務總量2567.46億元,比上年增長1.12倍。郵政業全年完成郵政函件業務2449.98萬件,包裹業務39.79萬件,快遞業務量33999.10萬件;快遞業務收入47.14億元。年末固定電話用戶275.24萬戶。其中,城市電話用戶229.39萬戶,農村電話用戶45.85萬戶。年末全省固定及移動電話用戶總數4934.29萬戶,比上年末增加404.76萬戶。固定電話普及率下降至5.73部/百人,移動電話普及率上升至96.47部/百人。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1019.43萬戶,比上年增加206.85萬戶;移動互聯網用戶4003.92萬戶(含無線上網用戶和手機上網用戶),增加323.45萬戶。
2018年,云南接待海外入境旅客(包括口岸入境一日游)706.08萬人次,比上年增長5.8%;實現旅游外匯收入44.18億美元,增長24.4%。全年接待國內游客6.81億人次,增長20.2%;國內旅游收入8698.97億元,增長30.2%;全年實現旅游業總收入8991.44億元,增長29.9%。
2018年,云南全年金融業實現增加值1222.68億元,比上年增長2.2%。年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余額達30554.00億元,增長1.9%,其中住戶存款余額14459.38億元,增長9.8%;年末全省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達28085.30億元,增長10.4%,其中,住戶短期消費貸款余額2200.12億元,增長11.7%;住戶中長期消費貸款余額5898.44億元,增長19.3%。
2018年,云南保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667.99億元,比上年增長8.9%。全年支付各類賠款及給付248.60億元,比上年增長14.0%。
2018年,云南有上市公司33家,總股本573.9億股;總市值3554.55億元,比上年減少1571.43億元。
2018年,云南共有國家批準組建的工程技術研究中心4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24個,國家重點實驗室6個,省重點實驗室89個,創新型企業271家,創新型(試點)企業147家。全年共登記科技成果577項,其中基礎理論成果53項,應用技術成果514項,軟科學成果10項,主持和參與完成的8項科技成果獲得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已建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3個,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29個。全年專利申請36515件,獲專利授權20340件;認定登記技術合同3688項,成交金額達89.61億元。。
2018年,云南全省共有各種藝術表演團體101個,文化館149個,公共圖書館151個,博物館136個。全省廣播、電視人口覆蓋率分別達到98.7%和98.9%。中、短波轉播發射臺52座,廣播電臺9座,電視臺15座,廣播電視臺124座,有線電視實際用戶460.34萬戶。 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75項,省級名錄217項,州市級名錄3173項,縣級名錄8590項,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3542人,其中國家級傳承人51人。
2018年,云南共有醫療衛生機構24958個,其中醫院1280個;醫療衛生機構擁有床位數29.12萬張,衛生技術人員30.20萬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9.97萬人。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53個,衛生技術人員7100人;??萍膊》乐卧海ㄋ?、站)29個,衛生技術人員781人;婦幼保健院(所、站)146個,衛生技術人員13019人。鄉鎮衛生院1362個,床位53160張,衛生技術人員44466人。全年全省報告甲類傳染病0例,乙類傳染病報告發病人數9.47萬例,報告死亡2351人;報告甲乙類傳染病發病率197.37/10萬,死亡率4.90/10萬。
2018年,云南運動員在國際比賽中獲金、銀、銅牌25枚;在全國比賽中獲金、銀、銅牌296枚。
2018年,云南省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為616.22萬人,比上年末增加24.76萬人。其中,參保職工440.23萬人,參保離退休人員175.99萬人。參加城鄉基本養老保險人數2360.98萬人,增加102.04萬人。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人數為4519.84萬人,增加56.04萬人。全省參加失業保險人數為273.12萬人,增加13.31萬人。全省參加工傷保險的人數達403.30萬人,增加19.63萬人。參加生育保險人數達339.52萬人,增加31.60萬人。全省農村貧困人口179萬人,比上年減少100萬人。
2018年,云南省各類提供住宿的社會服務機構和設施2718個,其中養老服務機構和設施2497個。社會服務床位12.17萬張,其中養老床位11.07萬張。各類社區服務設施3301個,其中,社區服務中心1767個,社區服務站1444個。全年銷售社會福利彩票81.35億元。
2018年,云南高等教育招生31.46萬人,比上年增長12.91%,在校生94.54萬人,增長5.52%,畢業生25.35萬人,增長11.07%全年高等教育招生36.59萬人,比上年增長16.3%,在校生103.56萬人,增長9.5%,畢業生26.35萬人,增長3.9%。其中:研究生招生1.52萬人,增長8.3%。在校研究生4.11萬人,增長12.3%。畢業研究生1.04萬人,增長1.4%。其中普通本、??乒舱猩?5.58萬人,增長9.9%;在校生76.47萬人,增長8.3%;畢業生18.81萬人,增長7.3%。成人高等教育本、??乒舱猩?.49萬人,增長40.0%;在校生22.98萬人,增長13.2%;畢業生6.50萬人,下降4.4%。各類中等職業教育(含技工學校)招生23.00萬人,在校生65.01萬人,畢業生16.87萬人。普通高中招生30.25萬人,在校生86.49萬人,畢業生25.70萬人。初中招生61.25萬人,在校生186.15萬人,畢業生61.39萬人。普通小學招生66.44萬人,在校生379.51萬人,畢業生61.92萬人。學前教育在園(班)幼兒143.10萬人。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達99.86%,小學畢業生升學率達98.93%。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41.73%,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達78.43%。
云南大學 | 云南農業大學 | 昆明醫科大學 |
昆明理工大學 | 西南林業大學 | 云南師范大學 |
云南財經大學 | 昆明學院 | 云南警官學院 |
云南民族大學 | 云南中醫藥大學 | 云南藝術學院 |
楚雄師范學院 | 紅河學院 | 曲靖師范學院 |
普洱學院 | 文山學院 | 玉溪師范學院 |
大理大學 | 保山學院 | 滇西應用技術大學 |
昭通學院 | 滇西科技師范學院 | 云南工商學院 |
云南經濟管理學院 | --- | ---- |
資料來源: |
云南師范大學文理學院 | 云南藝術學院文華學院 | 云南大學旅游文化學院 |
云南師范大學商學院 | 昆明醫科大學海源學院 | 昆明理工大學津橋學院 |
云南大學滇池學院 | --- | ---- |
資料來源: |
2018年,云南貨物運輸總量14.91億噸,比上年增長8.5%。貨物運輸周轉量1943.86億噸公里,增長8.1%。全年旅客運輸總量4.41億人,比上年減少6.2%。旅客運輸周轉量597.05億人公里,增長0.1%。全省民用汽車保有量678.91萬輛,比上年末增長8.8%,其中私人汽車保有量622.09萬輛,增長9.2%。民用轎車保有量298.33萬輛,增長9.6%,其中私人轎車280.21萬輛,增長9.4%。
截至2018年,云南省共運營民用運輸機場15個,以昆明長水國際機場為核心,其他14個干支線機場為支撐的機場網絡體系,全省旅客吞吐量100萬人次以上規模的機場達到7個(昆明、麗江、西雙版納、芒市、大理、騰沖、保山),云南成為全國百萬級機場最多的省份之一。南方航空護林總站麗江白沙、保山長嶺崗、玉溪江川3個直升機場已建成投用。
昆明長水國際機場 | 普洱 思茅機場 |
麗江三義國際機場 | 保山云瑞機場 |
西雙版納嘎灑國際機場 | 臨滄機場 |
迪慶香格里拉機場 | 文山普者黑機場 |
大理荒草壩機場 | 騰沖 駝峰機場 |
昭通機場 | 德宏 芒市機場 |
瀘沽湖機場 | 滄源機場 |
云南境內的 滇越鐵路,是中國第一條國際鐵路,是全國唯一一個準米軌并存的省份。由于云南地形復雜,地質條件惡劣以及其他原因,建國以來云南鐵路發展緩慢,至2010年,云南境內鐵路里程2229千米,占全國鐵路運營里程的4%左右。至2020年,云南省鐵路里程將達到6000千米,“八入滇四出境”的鐵路運輸大通道將基本形成。 境內鐵路(不含昭通市)由 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有限公司管轄。
截至2018年底,云南省鐵路營運里程3848公里,其中高鐵1026公里,9個州市通鐵路,其中7個州市通高鐵。在建鐵路項目8項,其中有4項計劃2020年年底前建成營運。
截至2018年底,云南省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到5198公里,82個縣通達高速公路?!捌叱鍪 蓖ǖ莱岵赝ǖ劳馊繉崿F高速化,“五出境”通道中,臨滄至清水河高速公路孟定段已通車,除中緬猴橋通道正在加快建設外,其余出境通道云南省境內段已全部實現高速化。
國道
高速公路
云南主要有 水運 (2張) 金沙江、 瀾滄江、 紅河、 南盤江、 怒江等5條干流及其支流63條,長14200公里,其中可開發利用的航道有8000多公里,有高原湖泊30多個和各類水庫5500座。
2018年,云南新增航道里程45公里,新增千噸級泊位3個,新增通航里程45公里,航道通航里程達4339公里,累計完成客、貨運量1342萬人、688萬噸,客、貨運周轉量3億人公里、17.3億噸公里。主有港口: 景洪港、 思茅港、 水富港、綏江港、 昆明港、大理港等。
云南是一個多民族的省份,語言文字豐富多彩。云南的漢族語言屬北方語系( 西南官話),其他各民族的語言分別屬于 漢藏語系和 南亞語系,語言使用主要有:母語型、雙語型、多語型和母語轉用型四種類型。云南各個民族除回族、滿族、水族通用 漢語外,其余都有自己的語言,使用的民族文字共22種。其中,傣族文字語言與泰國有一定的歷史淵源。納西族的東巴文化歷史悠久,東巴文字是迄今還在傳承的象形文字。
云南是一個多民 宗教信仰 (6張) 族多宗教的邊疆省份,信仰宗教者共有450多萬人,其中90%以上是少數民族。
佛教:正式登記的場所共826處(其中寺院812處、固定活動處所14處),可統計的佛教信徒約280萬余人 。云南是全國佛教唯一三大語系俱全的省份,其中巴利語系(南傳)佛教在國內唯云南省獨有。主要有三大教派: 小乘佛教:幾乎是 傣族、 布朗族和 德昂族的全民信仰。 藏傳佛教( 喇嘛教):幾乎是 藏族全民信仰。云南有名的藏傳佛教寺院為 香格里拉縣 噶丹松贊林寺(“ 小布達拉宮”)。 大乘佛教:漢族中有一部分信仰。被列為漢族地區全國重點寺院的有: 大理白族自治州 賓川縣 雞足山 祝圣寺、 銅瓦殿,以及 昆明 筇竹寺等。
伊斯蘭教:全省信仰伊斯蘭教的信徒69萬余人,有 清真寺810處。格底目教派是云南伊斯蘭教最大的教派,遍及全省各地,約占全省信教群眾的90%以上。
基督教:云南省可統計的 基督教徒約60萬人,合法宗教場所2050處。云南基督教主要有兩大教派:天主教和新教(耶穌教),主要有:西北部怒江州的傈僳族以及怒族、獨龍族;東北部昭通市、武定縣等地的苗族以及彝族;西南部中緬邊境的德宏州的景頗族;普洱市瀾滄縣(有著名的 糯福教堂)的拉祜族和佤族?;浇淘谠颇鲜〉陌l展具有明顯的二元結構特點,基督教偏遠山區和城市地區發展相分離。民族地區及偏遠山區的基督教沿襲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紀西方傳教士的傳教活動。怒江州的貢山縣信仰基督教者的比重達到85%,是中國基督徒比重最高的一個縣。
云南省可統計的 天主教徒約5萬余人,合法宗教場所58處。曾經建立昭通、昆明、大理3個主教區和西康教區的云南總鐸區(在迪慶州有著名的 茨中教堂)。
道教:云南省可統計的道教信徒約28萬人,合法宗教場所127處,包括 大理白族自治州 巍山縣的 巍寶山以及 昆明金殿、 黑龍潭等。
東巴教:歷史上, 麗江的 納西族中曾流行過 東巴教。
本主崇拜:為大理白族普遍信仰。
云南有曲藝83種,為全國之冠,其 云南戲曲 (4張) 中少數民族曲藝56種,漢族曲藝27種。彝族歌謠據統計有七十二調,大的有 梅葛調、青棚調、 阿色調等。大理地區白族曲藝發展成熟,產生了三腔、九板、十八調。哈尼族曲藝種有哈巴、臘苔、優歷克等,分布在哈尼族不同的支系民眾中。傣族神話傳說與古歌謠結合,產生了民間說唱藝術章哈。納西族形成了有故事內容的說唱藝術納西大調,傈僳族曲藝尼丹木刮,佤族曲藝柏巧、嘮瓊嘎卜(木鼓說唱),苗族曲藝然更、巴臘叭,拉祜族曲藝嘎門可等,都有大量的神話傳說曲目,它們與民間歌謠結合,通過原始宗教祭師和歌手的演唱,流行在各民族當中。
除了少數民族曲藝,云南由于地處邊疆、多種文化在這里匯聚、交融、相互滲透、相互影響,故本地的漢族有與內地不盡相同的各種曲藝表演形式,有 云南花燈戲 、云南評書、 云南揚琴、 洞經音樂 、 滇劇 等曲藝與戲曲。
據粗略計算,云南少數民族的節慶活動每年有70余個,有的民族有許多節日,有的節日則是多種民族所共有。大致分為宗教祭祀性節日,生活活動性節日,紀念慶祝性節日,社交娛樂性節日。
主詞條: 滇菜
滇菜由三個地區的菜點特色構成。 滇菜 (15張) 滇東北地區:因接近內地,交通較為便利,與中原交往較多,與 四川接壤,其烹調、口味與 川菜相似。滇西和滇西南地區:因與 西藏毗鄰以及與 緬甸、 老撾接壤,少數民族較多,其烹調特色受 藏族、 回族、 寺院菜影響,各少數民族菜點是主體。
滇菜特點選料廣,風味多,以烹制山珍、水鮮見長。其口味特點是鮮嫩、清香回甜,酸辣適中,偏酸辣微麻,講究本味和原汁原味,酥脆、糯、重油醇厚,熟而不爛,嫩而不生,點綴得當,造型逼真。
云南建成一批以高山峽谷、現代冰川、高原湖泊、石 旅游景點 (26張) 林、喀斯特洞穴、火山地熱、原始森林、花卉、文物古跡、傳統園林及少數民族風情等為特色的旅游景區。全省有景區、景點200多個,國家級A級以上景區有134個,其中列為 國家級風景名勝區12處,列為省級風景名勝區的有53處。有6座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有11座省級歷史文化名城,有6座國家歷史文化名鎮名村,14個省級歷史文化名鎮、14個省級歷史文化名村和1個省級歷史文化街區。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昆明、 大理、 麗江、 建水、 巍山、 會澤
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 : 昆明市石林風景區、 麗江市玉龍雪山景區、 麗江古城、 崇圣寺三塔文化旅游區、 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 普達措國家公園、 騰沖地熱火山風景名勝區、 昆明世博園
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大理風景名勝區、 西雙版納風景名勝區、 三江并流風景名勝區、 昆明滇池風景名勝區、 騰沖地熱火山風景名勝區、 瑞麗江─大盈江風景名勝區、 九鄉風景名勝區、 建水風景名勝區、 普者黑風景名勝區、 阿廬風景名勝區
國家歷史文化名鎮名村: 祿豐縣 黑井鎮、 會澤縣 娜姑鎮 白霧村、 劍川縣 沙溪鎮、 騰沖縣 和順鎮、 云龍縣 諾鄧鎮 諾鄧村、 石屏縣 鄭營村、 巍山縣 永建鎮 東蓮花村、 孟連縣 娜允鎮
世界文化遺產: 麗江古城、 紅河哈尼梯田
世界自然遺產: 三江并流、 中國南方喀斯特( 昆明石林)、 澄江生物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