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山市
樂山 樂山市 樂山歷史沿革 樂山行政區劃 樂山地理環境 樂山自然資源 樂山人口 樂山政治 樂山經濟 樂山社會事業 樂山交通運輸 樂山特產美食 樂山風景名勝 樂山著名人物 樂山城市榮譽
樂山, 四川省轄地級市,古稱 嘉州,有“海棠香國”的美譽。位于四川省中部,四川盆地的西南部,地勢西南高,東北低,屬中亞熱帶氣候帶。樂山是四川省重要工業城市、 成都經濟區南部區域中心城市、重要樞紐城市、 成渝城市群重要交通節點和港口城市。 成昆鐵路、 成貴高鐵貫穿全境。樂山是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首批對外開放城市、全國綠化模范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衛生城市。樂山有世界級遺產三處—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 峨眉山和 樂山大佛、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東風堰,國家4A級景區以上景區15處,國家A級景區35處。截至2018年底,樂山市轄4區6縣,代管1個縣級市,總面積12720.03平方公里。2018年底戶籍人口350.68萬人,常住人口326.7萬。2018年全年地區生產總值(GDP)1615.09億元。2019年7月,被評為國家知識產權...
詳情四川省樂山市有4個縣
四川省樂山市有1個市
四川省樂山市有2個自治縣
樂山, 四川省轄地級市,古稱 嘉州,有“海棠香國”的美譽。位于四川省中部,四川盆地的西南部,地勢西南高,東北低,屬中亞熱帶氣候帶。樂山是四川省重要工業城市、 成都經濟區南部區域中心城市、重要樞紐城市、 成渝城市群重要交通節點和港口城市。 成昆鐵路、 成貴高鐵貫穿全境。
樂山是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首批對外開放城市、全國綠化模范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衛生城市。樂山有世界級遺產三處—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 峨眉山和 樂山大佛、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東風堰,國家4A級景區以上景區15處,國家A級景區35處。
截至2018年底,樂山市轄4區6縣,代管1個縣級市,總面積12720.03平方公里。2018年底戶籍人口350.68萬人,常住人口326.7萬。2018年全年地區生產總值(GDP)1615.09億元。
2019年7月,被評為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城市。
樂山曾是古蜀國開明部落故都。戰國秦武王二年(前309年), 秦武王派兵南下,滅掉開明氏原管轄地區統治, 秦國在今樂山市市中區建立 南安縣,"治青衣、江會"即今 青衣江與 岷江交匯處,屬 蜀郡,并從陜西 涇水地區遷來大量人口到青衣江流域定居。
周赧王五十九年(前256年), 李冰組織樂山人民鑿烏尤 離堆,開出麻浩河。從此,岷江,大渡河在樂山一帶的水上航運逐步發展起來。
西漢 漢文帝時,南安人 鄧通鑄造錢幣,有“鄧氏錢布天下”的說法。 漢武帝開 西南夷并設立 犍為郡,南安縣屬之。
三國時期,蜀國丞相 諸葛亮在犍為 鐵山冶鐵制造武器、工具等,樂山的冶煉規模和技術已達到先進水平。
魏晉南北朝,東晉末年,析南安設置 冶官縣,重點對迅速發展起來的冶鐵業實行管理。這一時期,原來居住在廣西、貴州、云南一帶的十多萬 僚人進入四川,樂山犍為 鐵山以及三江流域聚居了大批僚人。居住生活延續了二百多年。
南北朝時期,因戰亂不斷,樂山地區的建制屢有變遷。建武三年(496),樂山劃歸眉山管轄,在武陽縣南境建齊通左郡(眉山),屬益州,轄地包括今東坡區、青神、丹棱、洪雅和樂山市中區、夾江、峨眉山等地,郡治在今東坡區縣城北十公里的太和鎮龍安村。
北周置 嘉州。北周保定元年(561年),于南安縣故城置 平羌縣,立 平羌郡。宣政二年(579年)以平羌郡置 嘉州,以州境近漢之漢嘉舊縣,取“郡土嘉美”之意。
隋朝開皇三年(583年)廢平羌郡;四年改州理平羌縣為峨眉縣,另析縣東北置平羌縣;九年,復改為青衣縣,以青衣水為名,另于峨眉山下置 峨眉縣;十一年,增置 玉津縣;十三年復改青衣為 龍游縣,傳說是隋朝軍隊從成都乘船向樂山進軍、追擊陳國敗兵時,岷江中有游龍導航,幫助隋朝軍隊統一天下,因此改南安為龍游縣;十三年,另增置 夾江縣。大業二年嘉州(606年)并入 眉州;三年改為 眉山郡,治龍游縣。此時,樂山能造 黃龍大船,成為四川江河沿岸的重要造船基地。
唐武德元年(618年)改眉山郡為 嘉州,屬 劍南道,二年析通義四縣復置 眉州。 麟德二年(665年)置羅目縣;上元元年(674年)以 戎州 犍為縣隸嘉州;天寶元年(742年)改嘉州為 犍為郡;乾元元年(758年)復為嘉州。儀鳳以后,嘉州轄龍游、平羌、夾江、峨眉、羅目、犍為、玉津七縣。唐代時,種茶業已十分發達。 岑參賦詩描述嘉州城外“田半種茶”。唐朝中期開鑿了舉世聞名的 樂山大佛。 樂山市城市總體空間功能區劃 (2張)
宋慶元二年(1196)升嘉州為 嘉定府,屬成都府路。后廢羅目、平羌、玉津等縣。領五縣一監:龍游縣、 洪雅縣、夾江縣、峨眉縣、犍為縣、豐遠監。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升嘉定府為 嘉定府路,治龍游,領一司四縣二州, 錄事司,龍游,夾江,峨眉,犍為, 邛州, 眉州。于 沐川等地置 馬湖路,今之沐川、馬邊等地均隸馬湖路。
明洪武九年(1376年)四月降嘉定府路為嘉定府,九月,降嘉定府為 嘉定州,降眉州,邛州降為縣,仍屬嘉定州,降 榮州為 榮縣屬嘉定州。十三年(1380年)十一月復眉州為州,劃出。成化十九年(1483年)升 邛縣為州,劃出。領六縣,樂山縣、峨眉縣、洪雅縣、夾江縣、犍為縣、榮縣。明代于今沐川、馬邊等地立 沐川長官司,隸 馬湖府。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升嘉定州為 嘉定府,并在府治置 樂山縣,取“城西南五里有‘至樂山’”為名,改龍游縣為樂山縣,“樂山”之名沿用到今。領七縣一廳:樂山縣、峨眉縣、洪雅縣、夾江縣、犍為縣、榮縣、 威遠縣、峨邊廳。清代析沐川長官司置 馬邊廳,后廢沐川長官司入 屏山縣;析峨眉縣置 峨邊廳。
中華民國廢州府,民國二十八年(1935年),樂山縣城設第五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民國三十二年(1943),析屏山縣置 沐川縣。
新中國成立后,設樂山專員公署。
1950年,設樂山專區,屬川南行署區。樂山專署駐樂山縣。轄樂山、犍為、沐川、屏山、 雷波縣、馬邊、峨邊、峨眉、井研等9縣。
1951年,由犍為縣析置 五通橋市,屬樂山專署領導。樂山專區轄1市、9縣。
1952年,廢川南行署,樂山專區屬 四川省領導。
1953年,撤眉山專區,原眉山專區所屬 眉山、 彭山、 青神、 夾江、 洪雅、 丹棱6縣劃入樂山專區。轄1市、15縣。
1955年,將雷波、馬邊、峨邊3縣劃歸 涼山彝族自治州,峨邊、馬邊2縣委托樂山專署代管。樂山專區轄1市、12縣。
1957年,將 屏山縣劃歸 宜賓專區。樂山專區轄1市、11縣。
1958年,原屬內江專區的 仁壽縣劃入樂山專區。轄1市、12縣。
1959年,撤銷青神、彭山并入眉山縣,撤銷丹棱并入洪雅縣。
1962年,恢復彭山、青神、丹棱3縣。樂山專區轄1市12縣。
1964年,五通橋市改為 五通橋區,直隸于樂山專區。
1968年,改樂山專區為樂山地區。
1978年,樂山縣與五通橋區合并改為樂山市(縣級),仍隸屬于樂山地區。樂山地區轄樂山市(縣級)及夾江、洪雅、丹棱、青神、眉山、彭山、井研、仁壽、犍為、沐川、峨眉等11縣。
1979年,由原屬峨邊縣的 金口河區析置 金口河工農區(縣級),樂山地區轄1市、11縣、1工農區。
1984年,撤銷馬邊、峨邊2縣,設立 馬邊彝族自治縣和 峨邊彝族自治縣,由涼山彝族自治州劃歸樂山地區管轄。
1985年,撤銷樂山地區和樂山市、金口河工農區,設立地級樂山市和 市中區、 五通橋區、 沙灣區、 金口河區。
1988年,撤峨眉縣設立 峨眉山市(縣級),由樂山代管。
1997年, 眉山、彭山、仁壽、青神、丹棱、洪雅6縣劃出成立地級眉山市。樂山轄四區、一市、四縣及兩個彝族自治縣。
截至2017年底,樂山市轄4個區(市中區、五通橋、沙灣、金口河)、1個縣級市(峨眉山市)、4個縣(犍為、井研、夾江、沐川)和2個彝族自治縣(峨邊、馬邊)。共有211個鄉鎮、7個街道辦事處,1984個村、264個社區。 樂山市人民政府駐地市中區濱河路98號。
行政區 | 人口 | 面積 | 下轄區域 |
---|---|---|---|
五通橋區 | 32萬人 | 474平方公里 | 竹根、牛華、金粟、金山、橋溝、石麟、冠英、楊柳、輝山、蔡金、西壩、新云 |
市中區 | 56萬 | 825平方公里 | 張公橋街、泊水街、上河街、肖壩街、通江街、柏楊街、大佛街,蘇稽鎮、安谷鎮、土主鎮、水口鎮、牟子鎮、茅橋鎮、青平鎮、白馬鎮、棉竹鎮、車子鎮、臨江鎮、九峰鎮、羅漢鎮、全福鎮、童家鎮、楊灣鄉、悅來鄉、劍峰鄉、凌云鄉、平興鄉、普仁鄉、石龍鄉、九龍鄉、迎陽鄉、關廟鄉 |
沙灣區 | 20萬 | 610.89平方公里 | 沙灣鎮、嘉農鎮、太平鎮、踏水鎮、福祿鎮、牛石鎮、龔嘴鎮、葫蘆鎮、碧山鄉、譚壩鄉、軫溪鄉、銅茨鄉、范店鄉 |
金口河區 | 5.39萬 | 598平方公里 | 永和鎮、金河鎮、吉星鄉、永勝鄉、和平彝族鄉、共安彝族鄉 |
峨眉山市 | 42萬 | 1151.4平方公里 | 綏山、九里、羅目、 龍池、樂都、峨山、大為、符溪、雙福、高橋、 桂花橋、勝利、龍門、川主、 沙溪、新平、普興、黃灣 |
犍為縣 | 58萬 | 1375.4平方公里 | 玉津、清溪、羅城、芭溝、石溪、新民、孝姑、龍孔、定文、敖家、金石井、泉水)、18個鄉(雙溪、九井、同興、榨鼓、鐵爐、大興、南陽、紀家、新盛、壽保、舞雩、下渡、玉屏、岷東、塘壩、馬廟、公平、伏龍 |
井研縣 | 42萬 | 841平方公里 | 研城鎮、馬踏鎮、竹園鎮、研經鎮、周坡鎮、千佛鎮、王村鎮、三江鎮、東林鎮、磨池鎮等10個鎮,集益鄉、純復鄉、三教鄉、高灘鄉、寶五鄉、四合鄉、黃缽鄉、勝泉鄉、門坎鄉、石牛鄉、高鳳鄉、金峰鄉、分全鄉、鎮陽鄉、天云鄉、烏拋鄉、大佛鄉 |
夾江縣 | 35萬 | 749平方公里 | 漹城鎮、木城鎮、甘江鎮、黃土鎮、界牌鎮、中興鎮、三洞鎮、吳場鎮、華頭鎮、甘霖鎮、新場鎮、馬村鄉、土門鄉、迎江鄉、歇馬鄉、麻柳鄉、南安鄉、青州鄉、梧鳳鄉、龍沱鄉、順河鄉、永青鄉 |
沐川縣 | 25.6萬 | 1408平方公里 | 沐溪鎮、永福鎮、大楠鎮、箭板鎮、舟壩鎮、黃丹鎮、利店鎮、建和鄉、幸福鄉、新凡鄉、富和鄉、炭庫鄉、底堡鄉、楊村鄉、高筍鄉、茨竹鄉、海云鄉、武圣鄉、鳳村鄉 |
峨邊彝族自治縣 | 14萬 | 2395平方公里 | 沙坪鎮、大堡鎮、毛坪鎮、五渡鎮、新林鎮、黑竹溝鎮、紅花鄉、宜坪鄉、楊村鄉、白楊鄉、覺莫鄉、萬坪鄉、楊河鄉、共和鄉、新場鄉、平等鄉、哈曲鄉、金巖鄉、勒烏鄉 |
馬邊彝族自治縣 | 17萬 | 2383平方公里 | 勞動、建設、石梁、荍壩、民主、老河壩、下溪、蘇壩、煙烽、袁家溪、沙腔、三河口、雪口山、鎮江廟、大竹堡、梅子壩、高卓營、永紅 |
樂山市位于四川省中部,四川盆地的西南部,地理坐標介于東經102°50′—104°30′,北緯28°25′—30°20′。南北長214.4公里,東西寬164.0公里。 北與眉山接壤,東與自貢、宜賓毗鄰,南與涼山相接,西與雅安連界。 全市土地總面積12720.03平方公里,占全省總面積的2.64%。
樂山市地處四川盆地向西南山地過渡地帶,總體趨勢西南高,東北低,高差懸殊大。最高處為峨邊彝族自治縣馬鞍山主峰,海拔4288米,最低處是犍為縣新民鎮馬廠壩岷江出口,海拔307米,相對高差3981米,平均海拔500米,樂山城區海拔360米。地貌有山地、丘陵、平壩三種類型,以山地為主。山地面積8530平方千米,占全市幅員面積的66.5%,主要分布于市境峨眉山、峨邊、金口河、馬邊、沐川一線的西南部,是涼山高原與四川盆地過渡地帶。丘陵面積2694平方千米,占樂山市幅員面積的21%,主要分布于峨眉山、沐川一線的東北部,是受緩慢上升長期剝蝕而形成的紅色丘陵區。河谷平原面積1603平方千米,占全市幅員面積的12.5%,主要沿岷江、大渡河、青衣江兩岸分布。
樂山在特定地理環境條件下形成了多種氣候類型。因地域處在北緯29°附近,全市屬中亞熱帶氣候帶,具有四季分明的特點,雨量豐沛,水熱同季,無霜期長。年平均氣溫在16.5—18.0度之間,年平均無霜期長達300天以上,年平均霜日4.2—9.4天,年平均降雪日數僅1.0—2.7天,是水稻、小麥、油料、糖料、水果、棉花等農副產品的高產區。西南山區氣候垂直差異明顯,從山麓至山巔依次分布著中亞熱帶一暖溫帶一溫帶一寒溫帶的完整氣候帶,氣候條件十分復雜,是地域內發展農業綜合經營和立體農業的區域,是木材、茶葉、中藥材等作物的主產區,也是寶貴的旅游資源。受季風影響和地形的抬升作用,氣候濕潤,雨量豐沛。絕大多數地區年平均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峨眉山市達1500毫米以上,僅峨邊、金口河少于1000毫米以下,降水有季節性變遷,夏秋季雨量占全年的80%左右,冬春季只占20%,降水的年際差異較大,年最少降水量多在900毫米以下,部分地區年最多降水量達2000毫米以上。
樂山市境江河眾多,擁有 岷江、 大渡河、 青衣江和眾多中小河 城市夜景 (37張) 流,屬豐水地區,年平均產水量113.7億立方米,加上過境水741.4億立方米,水資源總量855億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資源量3366立方米。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約800萬千瓦,經濟可開發量約750萬千瓦。截至目前,全市發電裝機容量達695.7萬千瓦,其中水電裝機容量527.2萬千瓦。
樂山市礦產資源豐富,已探明礦產資源34種,尤其非金屬礦產種類多,開發潛力大。其中,探明巖鹽資源總量105億噸,年開采量253萬噸,是中國鹵(井)鹽的主產地之一;馬邊磷礦儲量居全國八大磷礦第4位,探明資源量8.03億噸;探明煤資源量2.85億噸,另外經普查犍為、井研一帶新探獲煤炭資源量約3.2億噸。
樂山市地處中亞熱帶,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與橫斷山地交接地帶,自然條 樂山城市建設 (45張) 件復雜,植物繁多,達3000種以上。以峨眉山地區最具代表性,調查統計其種子植物共有141科、585屬、1452種。其中半數以上為熱帶種屬,其次為溫帶種屬。有中國特有種植物925種、四川特有種植物338種、峨眉山特有種植物107種。有以峨眉、瓦山、峨邊、馬邊命名的植物多種。僅以峨眉命名的植物在100種以上。境內植物中,多古老、孑遺、珍稀植物,樂山共有珍稀瀕危保護植物39種,占全省總數74種的52.7%。
樂山市野生動物區系成分,處于古北界與東洋界的過渡地帶。主要是東洋界中的中印亞界的西南區和華中區的成分。種類繁多,有脊椎動物37目、112科、599種。其中:獸類有8目25科80種。大部分以山地林棲動物和次生林灌動物為主。鳥類共有17目49科326種(345種和亞種)。其中以與人類活動有密切關系和棲息于農耕環境的鳥類占優勢。爬行類有2目10科39種。兩棲類有2目10科36種。魚類有8目18科118種,占四川省魚類種類的一半左右。全市野生動物中,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大熊貓、羚牛、雪豹、云豹、豹、虎、四川山鷓鴣、綠尾虹雉、白鱘等9種,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有獼猴、小熊貓、水獺、大靈貓、小靈貓、金貓、豺、林麝、水鹿、鬣羚、斑羚、巖羊、隼科、血雉、紅腹角雉、白鷴、白腹錦雞、紅腹錦雞、大鯢、藏酋猴等29種。省級保護動物有毛冠鹿、胡子蛙等25種。特有、名貴動物有峨眉髭蟾、長吻、東坡墨魚、枯葉蝶、秉前環毛蚓等。
截至2018年底,樂山市戶籍總戶數126.95萬戶,戶籍人口350.68萬人。其中,城鎮戶籍人口129.06萬人,鄉村戶籍人口221.62萬人;男性人口178.41萬人,女性人口172.27萬人,人口性別比為103.56。年末常住人口326.7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69.3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51.83%,比上年提高1.66個百分點。樂山市共有41個民族成份,漢、彝、回、苗是世居民族。
職務 | 姓名 |
市委常委、市委書記 | 彭琳 |
市委常委、市委副書記、市長 | 張彤 |
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 | 黃平林 |
統計截至2019年2月,參考資料來源 |
年份 | 城市 | 國家 |
---|---|---|
1981-10-21 | 市川市 | 日本 |
1999-04-13 | 弗雷澤海岸地區市 | 澳大利亞 |
2002-06-04 | 吉爾伯特市 | 美國 |
2012-02-22 | 巴蜀府 | 泰國 |
年份 | 城市 | 國家 |
---|---|---|
2003-09-12 | 伊西萊莫利諾市 | 法國 |
2006-06-23 | 查伍德市 | 英國 |
年份 | 城市 | 省份及自治區 |
---|---|---|
1990 | 中山市 | 廣東省 |
1993-9 | 陽泉市 | 山西省 |
2003-9 | 拉薩市 | 西藏自治區 |
2010-10 | 畢節地區 | 貴州省 |
2011-4 | 煙臺市 | 山東省 |
2018年,樂山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615.09億元,比上年增長8.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65.92億元,增長3.8%;第二產業增加值721.78億元,增長8.5%;第三產業增加值727.39億元,增長10.3%。第一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為10.3%,比上年下降0.2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為44.7%,下降1.2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45.0%,提升1.4個百分點。三次產業分別拉動GDP增長0.4、4.5和3.8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4.4%、51.5%和44.1%。人均地區生產總值49397元,比上年增加3267元。
全年民營經濟增加值875.44億元,比上年增長8.8%,民營經濟拉動GDP增長4.7個百分點,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54.3%,占GDP的54.2%。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80.91億元,增長3.9%;第二產業增加值505.76億元,增長8.7%;第三產業增加值288.77億元,增長10.5%。
2018年,樂山市全年公共財政總收入202.29億元,比上年增長15.8%,占GDP的比重為12.5%。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09.92億元,增長9.3%,占GDP的比重為6.8%,在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中稅收收入66.72億元,增長20.3%;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02.89億元,增長7.4%。
全年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134.93億元,比上年同口徑增長13.8%。其中,民間投資640.00億元,增長15.8%。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56.4%。在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中,第一產業投資43.21億元,增長13.9%;第二產業投資248.47億元,增長19.8%,其中工業投資246.3億元,增長20.4%;第三產業投資843.24億元,增長12.1%,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74.3%,其中交通運輸投資274.15億元,增長13.7%。
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2.1%,服務價格上漲2.7%,消費品價格上漲1.8%。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上漲6.0%,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上漲3.1%。
2018年,樂山市全年農作物播種面積34.08萬公頃,比上年增加2239公頃。糧食種植面積21.77萬公頃,比上年減少475公頃;油料種植面積4.62萬公頃,比上年增加34公頃;糖料種植面積457公頃,比上年增加21公頃;蔬菜種植面積5.13萬公頃,比上年增加2629公頃。
全年糧食產量122.12萬噸,比上年增產0.4%;油料產量8.22萬噸,增產0.6%;糖料產量1.67萬噸,減產2.0%;蔬菜及食用菌產量125.42萬噸,增產7.1%;茶葉產量4.19萬噸,增產9.6%;水果產量17.80萬噸,增產5.3 %。
全年出欄肉豬307.13萬頭,比上年增長1.6%;生豬存欄194.56萬頭,下降1.7%;出售和自宰的肉用兔486.34萬只,減少1.0%。全年肉類總產量28.91萬噸,比上年增長1.9%。其中,豬肉產量22.03萬噸,增長2.2%,占肉類總產量的76.2%;牛肉產量3512噸,增長2.5%;羊肉產量5013噸,下降2.3%;禽肉產量5.46萬噸,增長1.1%。禽蛋產量11.92萬噸,增長2.3%。
全年水產品產量11.75萬噸,比上年增長1.5%。全年造林面積13273公頃,退耕還林面積1667公頃。森林面積73.78萬公頃,森林覆蓋率57.8%,比上年提高0.6個百分點。
年末耕地灌溉面積14.11萬公頃,實際耕地灌溉面積11.06萬公頃。
2018年,樂山市全年實現全部工業增加值657.38億元,比上年增長9.0%,占全市GDP的40.7%,拉動經濟增長4.4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50.7%。年末納入月度統計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625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0.4%。其中,集體企業增長23.6%,股份合作企業下降4.6%,股份制企業增長10.6%,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增長9.0%,其他經濟類型企業增長7.9%。在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中,輕工業增加值增長4.4%,重工業增加值增長12.2%。規模以上工業產銷率98.0%,比上年提高0.7個百分點。
在規模以上工業中,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6.5%,農副食品加工業增長8.3%,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增長9.4%,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增長12.3%,造紙和紙制品業增長10.8%,金屬制品業下降2.7%。六大高耗能行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1.9%。其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增長11.7%,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增長6.8%,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增長8.8%,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增長15.2%,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增長32.0%,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下降33.1%。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原鹽產量242.9萬噸,比上年增長4.2%;多晶硅產量1.9萬噸,增長20.4%;發電量229.2億千瓦小時,增長7.9%;陶質磚產量44764萬平方米,增長16.3%;鋼材產量219.2萬噸,上漲0.4%;水泥產量2314萬噸,上漲6.9%;半導體分立器件855.13億只,增長24.9%。
全年全部工業用電量194.54億千瓦小時,比上年增長6.2%。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1407.67億元,實現利潤118.63億元。
全年建筑業實現增加值74.69億元,比上年增長3.0%。有資質等級建筑企業201戶,房屋建筑施工面積1635.30萬平方米。
全年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194.91億元,比上年增長0.4%。商品房施工面積1854.32萬平方米,增長25.5%,其中住宅面積1395.53萬平方米,增長29.6%;新開工面積602.46萬平方米,增長40.2%。商品房竣工面積319.82萬平方米,增長176.3%,其中,住宅竣工面積225.69萬平方米,增長175.1%。
2018年,樂山市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67.27億元,比上年增長12.1%。按經營地統計,城鎮消費品零售額495.20億元,增長11.9%;鄉村消費品零售額172.07億元,增長12.8%。按消費類型統計,商品零售額545.63億元,增長12.9%;餐飲收入額121.64億元,增長9.0%。
年末納入月報統計的限額以上企業(單位)614戶,全年實現消費品零售額213.30億元,比上年增長14.7%。
2018年,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商品零售額195.72億元,比上年增長14.8%。其中,糧油、食品、飲料、煙酒類零售額增長14.3%,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增長18.8%,化妝品類增長16.4%,金銀珠寶類增長8.6%,日用品類增長15.3%,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增長15.5%,中西藥品類增長14.5%,文化辦公用品類增長19.6%,家具類增長16.8%,通訊器材類增長22.5%,建筑及裝潢材料類增長24.4%,汽車類增長11.7%,石油及制品類增長14.6%。
全年進出口總額11.20億美元,比上年增長8.8%。其中,出口總額8.82億美元,增長16.4%;進口總額2.38億美元,下降12.5%。
全年新簽約正式合同項目108個,總金額975.72億元。實際到位市外內資616.02億元。
2018年,樂山市全年接待國內外旅游者5733.55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1.9%。其中,接待國內旅游者5710.23萬人次,增長12.0%;入境過夜游客23.32萬人次,增長10.0%。實現旅游總收入892.59億元,增長16.1%。其中,國內旅游收入889.46億元,增長16.2%;入境過夜旅游外匯收入4734.44萬美元,增長3.7%。峨眉山景區接待游客340.83萬人次,實現門票收入48776.98萬元,分別增長1.7%和5.5%。樂山大佛景區接待游客410.42萬人次,實現門票收入29613.54萬元,分別增長8.5%和13.2%。
年末旅游星級飯店25家。新創建國家2A級旅游景區3家,3A級旅游景區晉升為4A級旅游景區2家,全市國家A級旅游景區達到35家。新增星級農家樂(鄉村酒店)27家,年末全市旅行社76家。
截至2018年底,樂山市有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2家、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3家。高新技術企業83家;市級科技型企業353家。市級以上科技企業孵化器3家。組織實施市級科技項目立項180項;申報獲得省級科技項目立項59項。新申請專利2536件,其中發明593件;專利授權1401件,其中發明118件。企業牽頭或參與的6項科技成果獲省政府科技進步獎。
2018年,樂山師范學院、成都理工大學工程技術學院、樂山職業技術學院全年共招生16051人,在校生52775人,畢業生13837人,專任教師2509人。
年末全市共有普通小學227所,招收新生31581人,在校學生181100人,畢業生29623人;初中167所,招收新生29507人,在校學生84017人,畢業生24926人;高中25所,招收新生13411人,在校學生40453人,畢業生13911人;幼兒園732所,在園幼兒93903人;中等職業技術學校19所,在校學生31399人;特殊教育學校3所,在校學生441人。九年義務教育完成率100%。
樂山一中 | 樂山二中 | 樂山四中 | 樂山五中 | 樂山七中 | 實驗中學 | 羅城中學 | 草堂高中 |
沐川中學 | 新橋中學 | 五通橋中學 | 嘉農一中 | 沫若中學 | 樂山十二中 | 峨眉二中 | 峨眉一中 |
犍為一中 | 樂山外國語中學 | 牛華中學 | 井研中學 | 馬踏中學 | 夾江中學 | 峨邊中學 | 馬邊中學 |
大渡河高中 | 樂山十三中 | 清溪高中 | 甘江中學 | 楊灣中學 | 更生學校 | 延風中學 | 孝姑中學 |
樂山八中 | 四川博瑞特外國語學校 | 成都嘉祥外國語學校樂山分校 | 安谷中學 |
截至2018年底,樂山市有群眾文化館12個,公共圖書館12個,博物館10個,文化站218個,城市電影院29個。免費開放圖書館12個、文化館12個、鄉鎮文化站218個、博物館3個。補充更新2003個農家書屋、276個社區書屋。全市普查登錄不可移動文物2656處。申報公布為各級文物保護單位310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0處、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28處、樂山市文物保護單位83處、縣(區、市)文物保護單位189處。全市普查登錄可移動文物12322件(套)。全市有廣播電視臺8座,有線廣播電視用戶51萬戶。年末廣廣播人口覆蓋率99.59%,電視人口覆蓋率99.42%。
截至2018年底,樂山市擁有衛生機構3259個(含村衛生室)。其中,醫院102個,衛生院207個,婦幼保健院(站、所)12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2個,衛生監督所12個,血站1個,健康教育所1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 35個,診所597個,衛生所、醫務室36個。擁有衛生機構人員26858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20555人。衛生技術人員中有執業(助理)醫師7807人,注冊護士(師)9271人,藥劑人員1037人,檢驗人員783人,其他衛生技術人員1262人。年末醫療機構實有床位24063張。其中,醫院17644張,衛生院5073張。全市甲乙丙三類傳染病發病率464.47/10萬。孕產婦死亡率11.08/10萬,嬰兒死亡率4.02‰、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5.61‰。
2018年,樂山市組隊參加四川省第十三屆運動會,獲金牌19枚,銀牌25枚,銅牌47枚。創建省級體育健身工程63個,建設市級全民健身工程279個。全年共舉辦市級體育比賽33項次,承辦省級以上體育競賽13項次。
截至2018年底,樂山市共有253個郵政局(所),平均每50.29平方公里、每1.29萬人擁有一個郵政服務網點。全市有郵路79條,郵路總長度達到3490公里。共有城市投遞段道158個,農村投遞路線315條,農村投遞路線總長度達8612公里。
年末全市電話交換機總容量535.79萬門。移動電話用戶391.20萬戶,固定電話用戶68.17萬戶,其中城市電話用戶41.72萬戶,農村電話用戶26.45萬戶;電話普及率140.07部/百人?;ヂ摼W有線寬帶用戶105.57萬戶。
全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133.88億元,比上年增長144.1%。其中:郵政業務總量6.64億元,下降9.6%;電信業務總量(2015年可比價格)127.23億元,增長167.8%。
截至2018年底,樂山市全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173元,增長8.9%,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2309元,增長9.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663元,增長8.3%。人均消費支出22768元,增長9.6%。農村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費支出占家庭消費總支出的比重)為37.46%,城鎮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為35.15%。
年末全市住戶存款余額1578.30億元,比年初增加166.70億元,增長11.8%。
截至2018年底,樂山市社會福利院13個,床位2908張,在院人數2182人。全年銷售社會福利彩票38569萬元,籌集福彩公益金10975萬元,直接接受社會捐贈3451.07萬元。
截至2018年底,樂山市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65.27萬人,比上年末增加2.7萬人。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人數125.67萬人,增加5.91萬人。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人數57.65萬人,增加1.51萬人,參加城鄉居民醫療保險人數270.38萬人,減少0.85萬人。參加失業保險人數23.27萬人,增加2.26萬人。工傷保險參保人數37.75萬人,增加9.32萬人,生育保險參保人數21.66萬人,增加0.35萬人。
年末全市城鎮從業人員57.23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82%,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1.88萬人。
年末全市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4.75萬人,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11.69萬人。
截至2018年底,樂山市全年全社會能源消費總量1539.94萬噸標準煤,比上年增加58.09萬噸標準煤。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下降4.38%。
全市已建成省級環境保護模范城市2個;省級生態縣(市)6個;國家級生態鄉鎮12個、省級生態鄉鎮87個;省級生態村23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個,面積59807公頃。
2018年,城市污水處理廠日處理能力達31.6萬立方米,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92.35%。
截至2018年底,樂山市全年發生各類生產安全事故81起,死亡人數73人,直接經濟損失1905.22萬元;其中,較大事故1起,無重大及以上生產安全事故。交通事故1132起,死亡445人,損失額為651萬元;火災816起,死亡3人,直接經濟損失557.20萬元。
樂山市有著便利的交通,在十二五提出實施“千億交通工程”,其中包括:“兩航(岷江航電綜合開發和 樂山機場)、五鐵( 成綿樂城際鐵路、 成貴鐵路、 成昆鐵路復線、樂雅鐵路、樂自瀘鐵 路)、十高速(樂宜、樂雅、樂峨、樂自、樂漢、成樂西、繞城、成樂復線、仁沐、金會)、一樞紐(樂山港綜合交通樞紐)”,構建功能完備的綜合交通次樞紐城市。
截至2018年底,樂山市全年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59.31億元,比上年增長5.0%。
年末全市公路總里程12161.06公里。其中,等級公路11663.36公里。全年新增公路里程119.77公里,其中新建里程33.94公里、改建變更里程85.83公里。年末全市通航總里程976公里,其中等級航道293公里。
成昆鐵路、成昆鐵路復線(成峨段)、 成綿樂客運專線橫貫樂山。
成昆鐵路橫貫市屬 夾江、 峨眉山、 沙灣、 峨邊、 金口河,乘火車到樂山、峨眉山旅游可在 峨眉站下車,該站距峨眉山風景區大門( 報國寺)10公里,距樂山31公里。到樂山可選擇在樂山北站(夾江)下車,距樂山市區30km。
成綿樂客運專線起于 成都東站,沿寶成鐵路引入既有江油站,南下方向經成都南至雙流國際機場,經眉山市最終抵樂山市,采用8輛編組的電動車組,實現公交化運營,樂山段共設置三個站點: 樂山站、 峨眉站、 峨眉天下名山站,游客從天下名山站下車后步行10分鐘就可進入峨眉山核心景區游玩,從成都到樂山的車程時間縮短到40分鐘。
連樂鐵路已經開工,從市域境內的 峨眉山市 成昆鐵路引出,連接樂山市區南部的 成都港,直達 成渝鐵路,在市區設有 樂山南站。
成貴高鐵將于2019年底建成通車,除樂山站外,樂山段還新建了犍為站,建成后將連接西成高鐵、貴廣高鐵等多條鐵路,8小時可到達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國家經濟區,遠期可接駁廣深港高鐵,抵達香港西九龍。
在建和擬建鐵路項目: 成昆鐵路復線、 樂自瀘鐵路、樂雅城際鐵路、 成貴高鐵。
樂山現代 有軌電車項目建設包括規劃中的1號線:城區環線、2號線:樂山高鐵站——樂山機場、3號線:樂山大佛景區——峨眉山景區,三條線路總里程約76公里。一期工程包含1號線、2號線,預計工期為4年,二期工程3號線預計工期4年。
樂山市距 成都雙流機場100公里,可通過成樂高速和成樂高速復線(在建)直達,也可乘坐成綿樂城際高鐵直達雙流機場站抵達(位于T2航站樓地下一層、二層),并且在此可以換乘成都地鐵10號線和19號線(在建)進入成都市區。
樂山機場已于2017年開工建設,位于樂山市五通橋區冠英鎮龍埂村,距樂山市中心直線距離14公里,距五通橋城區7公里,場址與主城區交通聯系便捷,機場民用性質屬民航支線機場,飛行等級指標為4C(遠期為4D),近期站坪按10個機位進行規劃(2B+8C),遠期站坪按15個機位進行規劃(2B+12C+1D),總共按21個機位進行規劃,2021年底投入使用。根據預測,近期(2030年)年旅客吞吐量為180萬人次,遠期(2050年)年旅客吞吐量為380萬人次。
2017年,全市公路總里程11871.26公里,等級公路11147公里。已建成: 成樂高速公路、 樂雅高速公路、 樂宜高速公路、 樂自高速公路、 樂漢高速公路(含樂峨段)、仁沐高速公路(仁井試驗段)、樂山繞城高速6條高速公路,境內通車里程235公里。有國道213線、245線、348線和省道103線、213線、215線、307線、308線、309線、310線、311線、401線、428線、429線、430線等15條普通國、省公路,境內里程1298公里。有農村公路里程9844公里,實現鄉鄉通油路(水泥路)、村村通公路。 實施聯網暢通工程:樂沙大道、樂沙生態大道、樂井大道、樂峨大道、樂夾大道、樂眉快速通道等,可以快速通達周邊城市及市內區縣。
在建高速
樂漢高速 公路(樂山市至雅安市 漢源縣),公路編號S44,全長143公里,其中樂山境內長92公里,投資總額約210億元。
成樂高速公路擴容,建設為期3年,總投資估算205.85億元,2019年建成,其中樂山至眉山青龍場段將原路擴寬為雙向八車道,成都段至青龍場段將新建雙向八車道復線,起點為成都三環川藏立交,兩段連接起來,將成為總長為139.986公里的全新的成樂高速,樂山至眉山青龍場段將原路擴寬為雙向8車道,設計時速為100公里。建成后的成樂高速將先后連接起成都繞城高速、雙流機場高速、第二繞城高速、成雅高速、遂資眉高速、樂自高速、樂宜高速、樂雅高速,以后還將與成都經濟區環線高速公路等9條高速公路相接。
樂西高速公路(樂山市至涼山州西昌市)起點位于樂山市中區,途經樂山市市中區、沙灣、沐川、馬邊、涼山州美姑縣、昭覺縣,在昭覺縣境內連接西(昌)昭(通)高速,路線全長245公里。
蒲丹井高速公路從市域北部穿過,貫穿 市中區和 井研縣,與在建的 仁沐高速公路相接。
樂山港每天都有旅游船至樂山大佛。樂山港還有通達重慶、上海的客輪。此外 成都港選址于距樂山城區10公里的 樂山市五通橋區 冠英鎮,距成都120公里,設計貨物運輸年吞吐量5000萬噸、集裝箱300萬標箱。2019年建成后,1000噸級船舶可以常年從上海、重慶等地直航成都港,而3000噸級船舶可在洪水期通行,長江航道將向上延伸162公里,樂山將成為名副其實的“萬里長江第一港”。樂山大件碼頭建成于1998年,設計吊裝能力為單件550噸,2013年實際吊裝貨物173批次、3.48萬噸。全市通航總里程976公里,其中等級航道293公里,貨運船舶總運力達10.12萬噸客(渡)船共有9187客座。岷江港航電樞紐開發進入實施階段,犍為樞紐、龍溪口樞紐分別于2015年12月、2017年3月正式開工建設。
特產
( 上表參考“中國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網”名單 、 “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查詢系統”名單 )
美食
豆腐腦
樂山豆腐腦是四川樂山特色風味小吃之一,豆花上有深紅的辣椒配著翠綠香菜或芹菜,色香味俱全。
缽缽雞
缽缽雞,是源于四川樂山的漢族特色小吃,屬于川菜系。此菜一聽其名,就覺得很新奇,“缽缽”其實就是瓦罐,缽外面是畫著紅黃相間的瓷質龍紋,缽內盛放配以麻辣為主的佐料,菜品在特珠殊加工后用簽串制,晾冷浸于各種口味的佐料中,食用時自取自食,除味道悠長外更添情趣盎然。
西壩豆腐
西壩豆腐是四川樂山的漢族傳統名菜。西壩豆腐歷史悠久,于東漢時期傳入,精于唐宋時期,有文字可查,則興盛于明朝萬歷(公元1573~1620)年間,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
甜皮鴨
樂山人稱甜皮鴨為鹵鴨子,沿用的是清朝御膳工藝。由民間發掘、改進,其鹵水別具特色,具有色澤棕紅、皮酥略甜、肉質細嫩、香氣宜人的特點。
蹺腳兒
作為樂山傳統的地方美食,“蹺腳兒”興起于樂山市市中區楊灣鄉周村(現長春村),有六百多年歷史,因當時人們吃“路邊攤”時,沒有凳子可坐,只能將腳蹺放在飯桌橫杠上吃飯而得名。后來,“蹺腳兒”衍生出牛雜牛肉一鍋煮的另一種形式,這就是“牛肉湯鍋”,其與“蹺腳兒”的區別是食客自己在湯鍋里煮燙牛雜牛肉等。
葉兒粑
“葉兒粑”是樂山的傳統名小吃之一,因本地特有的粑葉包制而得名,在樂山有較長的發展歷史 。
截至2018年,樂山全市擁有世界級遺產3處 樂山風景圖冊 (50張)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0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4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3處,自然保護區、濕地公園各2處,國家級森林公園3處,國家級地質公園、礦山公園各1處,國家級水利風景區4處,累計創建A級景區35處 ,其中5A級景區2處、4A級景區13處 。
樂山有3處 世界遺產: 樂山大佛、峨眉山和 東風堰。世界級和國家級旅游資源密度達每萬平方公里25個,是四川省平均值的3.6倍。20世紀80年代發現的 樂山睡佛與樂山大佛構成了“心即是佛”的千古奇觀。
樂山還有大量未被開發的自然原生態景區,如 木城桫欏溝,境內桫欏茂盛,堪稱自然界的活化石王國。樂山有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0個: 樂山大佛、 麻浩崖墓、 峨眉山古建筑群、大廟 飛來殿、 楊公闕、 犍為文廟、 千佛巖石窟、 郭沫若故居、烏尤 離堆、 三江宋塔;有省級文化保護單位41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79處,館藏文物2萬多件,其中三級以上文物2600余件。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 全國綠化模范城市 | 四川省文明地級城市 | 中國特色魅力城市 |
全國雙擁模范城 | 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