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
惠州 鵝城 客家僑鄉惠州府 惠州市 惠州歷史沿革 惠州行政區劃 惠州地理環境 惠州自然資源 惠州地質地貌 惠州人口統計 惠州政治 惠州經濟 惠州交通運輸 惠州社會事業 惠州歷史文化 惠州地方特產 惠州風景名勝 惠州著名人物 惠州城市榮譽
惠州, 廣東省地級市,背靠 羅浮山,南臨 大亞灣,境內 東江蜿蜒100多公里,屬 珠江三角洲、 粵港澳大灣區東岸?;葜菖?深圳、 香港,北連 河源市,東接 汕尾市,西鄰 東莞市和 廣州市,是 珠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 。轄惠城區、惠陽區、惠東縣、博羅縣和龍門縣,設有仲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兩個國家級開發區?;葜萦质菑V東省的重點發展地區,經濟發展迅速,成為珠三角東部新興的工業化城市?;葜菔?客家文化、廣府文化和潮汕文化的交匯地帶, 各種文化相互交融、兼收并蓄,廣東漢劇、漁歌、山歌、舞龍、舞獅、舞春牛、瑤族的舞火狗等各種文化活動盛行 。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惠州在 隋唐已是“粵東重鎮”,一直是 東江流域 政治、 經濟、 軍事、 文化中心和商品集散地,素有“嶺南名郡”、“粵東門戶”、“半城山色半城湖”之譽?;葜葸€是 客家人的重要聚居地 ,和集散地之一 ,...
詳情惠州, 廣東省地級市,背靠 羅浮山,南臨 大亞灣,境內 東江蜿蜒100多公里,屬 珠江三角洲、 粵港澳大灣區東岸?;葜菖?深圳、 香港,北連 河源市,東接 汕尾市,西鄰 東莞市和 廣州市,是 珠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 。轄惠城區、惠陽區、惠東縣、博羅縣和龍門縣,設有仲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兩個國家級開發區?;葜萦质菑V東省的重點發展地區,經濟發展迅速,成為珠三角東部新興的工業化城市。
惠州是 客家文化、廣府文化和潮汕文化的交匯地帶, 各種文化相互交融、兼收并蓄,廣東漢劇、漁歌、山歌、舞龍、舞獅、舞春牛、瑤族的舞火狗等各種文化活動盛行 。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惠州在 隋唐已是“粵東重鎮”,一直是 東江流域 政治、 經濟、 軍事、 文化中心和商品集散地,素有“嶺南名郡”、“粵東門戶”、“半城山色半城湖”之譽?;葜葸€是 客家人的重要聚居地 ,和集散地之一 ,旅居海外華人華僑、港澳臺同胞居 客家四州之首,被稱為客家僑都 。
惠州是中國近代抗爭史的前沿陣地,曾建立華南抗日戰爭的主力部隊— 東江縱隊。 從唐到清末1000多年間,共有430多位中國名人客寓或臨履惠州,留下了許多讓世人為之驕傲的歷史文化遺產。
2018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初步核算為4103.05億元,增長6.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75.98億元,增長3.6%;第二產業增加值2161.58億元,增長6.0%;第三產業增加值1765.50億元,增長6.2%。
惠州歷史文化見證—客家圍屋 (24張) 今惠州市境列入全國行政區劃始于秦代。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三十三年)置傅羅縣、漢武帝平定南越國后改稱博羅縣,三國時吳國行政區劃制度與漢相同,其縣內區劃情況未見記載。
331年(晉咸和六年),博羅縣析置海豐縣,336年(晉咸康二年)又析置欣樂、安懷兩縣,483年(南朝齊永明元年)析置羅陽縣。503年(南朝梁天監二年),析南海、東官兩郡地置 梁化郡,轄欣樂、博羅、河源、龍川、雷鄉等5縣。507年(梁天監六年),懷安縣并入欣樂縣、羅陽縣并入博羅縣,梁化郡轄縣依舊。588年(南朝陳禎明二年),欣樂縣改名歸善縣。梁化郡轄歸善、博羅、龍川、河源、雷鄉(龍川縣析置)等5縣。
589年(隋開皇九年),廢梁化郡置 循州,州治歸善,轄歸善、博羅、河源(省龍川入)、新豐、興寧(省雷鄉入)、海豐等6縣。設循州總管府,初治龍川,590年(開皇十年)遷至歸善。598年(開皇十八年),新豐改名休吉,循州轄歸善、博羅、河源、興寧、海豐、休吉(新豐改)等6縣。607年(隋大業三年)廢循州,改置 龍川郡,轄歸善、博羅、海豐、河源(省休吉入)、興寧等5縣。
唐代,于622年(唐武德五年),龍川郡復名循州,轄循、潮(州)2州,先后隸廣州(總管府、大都督府)。循州領歸善、博羅、海豐、安陸(海豐析置)、河源、石城(河源析置)、興寧等7縣。627年(唐貞觀元年),龍川縣并入歸善縣,羅陽縣并入博羅縣,齊昌縣并入興寧縣,石城縣并入河源縣。循州轄歸善、博羅、海豐、河源、興寧等5縣。690年(唐周天授元年)廢循州,置雷鄉郡,轄歸善、博羅、海豐、河源、雷鄉(析興寧縣置)等5縣。742年(唐天寶元年),改雷鄉郡為海豐郡,郡治歸善縣,轄歸善、博羅、海豐、河源、雷鄉、興寧等6縣。758年(唐乾元元年)廢海豐郡復循州,轄歸善、羅陽(博羅縣改)、海豐、河源、雷鄉、齊昌(興寧縣省入)等6縣。
917年(南漢乾亨元年),羅陽縣復名博羅縣。循州析置禎州,轄歸善、博羅、海豐、河源等4縣。
宋代政區劃分基本沿襲唐制。971年(北宋開寶四年)北宋滅南漢后,仍稱禎州,轄4縣不變。1020年(宋天禧四年),禎州改名惠州。1120年(宋宣和二年)賜惠州為博羅郡,1133年(宋紹興三年)博羅郡復稱惠州,仍轄4縣。
元代實行行省轄路。1279年(元至元十六年)改惠州為惠州路,仍轄4縣。1286年(元至元二十三年)循州路降為州,并入惠州路?;葜萋芬虼思虞狚埓?、興寧、長樂3縣,共轄7縣。其中,1295年(元元貞元年)長樂縣改隸惠州路,1324年(元泰定元年)復隸循州。
明初政區因襲元制。1368年(明洪武元年),改惠州路為惠州府,轄歸善、博羅、海豐、河源等4縣。1369(洪武二年),撤銷循州,其所轄龍川、興寧、長樂3縣并入惠州府。1518年(明正德十三年),析龍川、河源地置和平縣,1569年(明隆慶三年)析歸善、長樂地置永安縣,析河源、翁源、英德3縣地置長寧縣,均屬惠州府,惠州府轄10縣。1633年(明崇禎六年),析河源、和平、長寧、翁源等4縣地置連平州?;葜莞牃w善、博羅、長寧、永安、海豐、龍川、長樂、興寧、河源、和平等10縣和連平州(領河源、和平兩縣)。
清代基本沿明制。1646年(清順治三年)底清軍入主惠州后,惠州府所轄州縣未變。1731年(清雍正九年),析海豐縣坊廓、石帆、吉康3都置陸豐縣,惠州府轄連平州和11縣。1733年(雍正十一年)長樂、興寧兩縣改屬嘉應直隸州后,惠州府轄1州9縣。
民國初年實行省、縣二級制。1912年(民國元年)改歸善縣為 惠陽縣(1914年1月由內政部通令更定)。1914年(民國3年)1月,實行省、道、縣三級制后,惠陽縣、博羅縣隸屬廣東省設 潮循道(原惠潮嘉道),龍門縣隸屬 粵海道。
1920年(民國9年)12月,仍恢復省、縣二級制。1921年1月,在惠州設立東區,屬臨時性政區,轄惠陽、博羅等縣。1925年7月全國地方行政區劃分為省、行政區、縣、市4級。廣東省分設6個行政區,東江行政區轄惠陽、博羅等25縣。1926年11月,廢除行政區。1928年南京國民政府規定由省直轄縣、市。不久,廣東全省劃為東、西、南、北、中5個行政區。同年3月復設東區,轄博羅、惠陽等縣。后惟屢設屢廢,并無定制。
1936年(民國25年)9月,廣東省設置第四行政督察區,公署駐惠陽縣,轄惠陽、博羅、海豐、陸豐、河源、紫金、新豐、龍門等8縣。1940年3月,公署移駐河源,加轄東莞、增城、寶安,共11縣。1947年,廣東省政區再作調整,行政督察區分省政府直接督察區和專署行政督察區。專署行政督察區為省政府派出機關,不是一級地方政區。專署行政督察區第五區轄惠陽、博羅、海豐、陸豐、河源、紫金、龍門等7縣。1949年(民國38年)2月,廣東省政區又作調整,惠陽、博羅、東莞、寶安、中山等5縣屬第二行政督察區,龍門縣則屬第六行政督察區。
1949年12月設東江專區,1950年1月撤銷,惠陽縣劃屬 粵東行政區,博羅、龍門兩縣劃屬 粵中行政區,至1956年1月這3縣同隸新設立的 惠陽專區。1958年4月,惠陽縣析惠州鎮置惠州市(縣級)、析縣東部置惠東縣。同年11月龍門縣并入 增城縣,隸屬廣州市。11月、12月先后撤銷惠州市、惠東縣,仍劃歸 惠陽縣。1959年3月惠陽專區撤銷,惠陽、博羅兩縣劃歸 佛山專區。1961年10月恢復龍門縣,亦劃歸佛山專區。1963年7月恢復惠陽專區,惠陽、博羅、龍門3縣劃歸惠陽專區。1964年10月惠陽縣再析惠州鎮設惠州市(縣級),1965年7月恢復惠東縣。1970年10月惠陽專區改稱 惠陽地區,轄區未變,惠陽、惠東、博羅、龍門4縣及惠州市仍隸之。1975年3月龍門縣劃歸廣州市。
1988年1月7日,國務院批準撤銷惠陽地區建制,分設惠州、東莞、汕尾、河源4個地級市?;葜菔泄茌牷莩菂^、惠陽縣、惠東縣、博羅縣、龍門縣。1994年5月惠陽撤縣改市(縣級),由惠州市代管;至2003年3月又撤市設區,隸惠州市,6月10日掛牌。
惠州西湖 (14張) 1992年經國務院批準成立仲愷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1993年5月,經國務院批準設立 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1994年 惠陽撤縣設市(縣級)。
2003年惠陽撤市設區?;葜葺牷莩菂^、惠陽區、惠東縣、博羅縣、龍門縣,設有 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和仲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兩個國家級開發區。
惠州市境縣以下的基層行政區劃,秦代縣以下設鄉、里、亭,10里為亭,10亭為鄉。漢平南越后,縣以下設鄉、亭。晉代,縣以下有鄉、里,無亭。隋代,縣以下為保、里、族。唐代,縣以下設鎮和鄉、里,但在廣東此時鎮的建置尚未形成定制。唐武德中,令天下4家為鄰,100戶為里,5里為鄉。邑居者為坊,野居者為村。宋代,縣以下設鎮(人口達到100戶即為建鎮的最低人口限度),鎮以下為鄉、里。宋熙寧間,改鄉、里為都、保。宋元豐間,廢都、保,而復鄉、里。元代,縣以下基層建置仍為鎮和鄉、都,后改鄉、里為都、圖;城區仍為附廓。明代縣以下政區是鄉、里、甲制,鄉下設都,都下設圖,里圖之下為甲。以110戶為里。推丁糧多者10戶為長,余100戶為10甲。甲凡10人,歲役里長1人,甲首1人,董1里1甲之事(《明史.職官志》)。明代惠州府設有鄉里192里(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在城區,則實行朝邑制,城內曰坊,附城曰廂,為城市基層行政區劃。清代縣以下農村實行里社制,110戶為1里、里下為甲,后又規定10戶為1牌、10牌為1甲、10甲為1保;城市則仍照明代坊廂制。1909年(清宣統元年),清廷頒布《城鎮鄉地方自治章程》,規定府、州、縣、廳治所駐在地的城廂為城,城廂以外的村鎮屯集圩等聚落,5萬人以上者為鎮,5萬人以下者稱鄉。
民國時期廣東省縣以下基層政區,按1931年國民政府規定,實行區-鄉-里制,以 惠州 (22張) 25戶為1里,40~100里為1鄉鎮。區公所為縣政府派出機關,按地方范圍大小、戶口多寡、經濟能力強弱,分為甲、乙、丙3類。1937年開始,實施縣-鄉(鎮)二級制,縣為一級,鄉(鎮)為另一級,而區為虛級。鄉(鎮)以下設保、甲,屬治安管理性質組織。在城市則實行區坊制,500戶為1坊,10坊為1區。
2003年6月,惠陽撤市設區,調整了惠州市行政區劃,原惠陽市的陳江、潼湖、潼僑、瀝林、水口、馬安、橫瀝、矮陂、蘆洲、大嵐等10個鎮的行政區域劃歸惠城區管轄,博羅縣仍圖鎮劃歸惠城區后撤銷并入汝湖鎮;惠陽區轄下的鎮有淡水、秋長、新圩、鎮隆、沙田、永湖、良井、平潭共8個鎮,惠陽區的霞涌、澳頭辦事處暫屬惠州市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管轄。至此,惠州市轄下有的行政區域有惠城區、惠陽區和惠東、博羅、龍門共2區3縣 。
區縣名稱 | 所轄街道、鎮鄉數 | 所轄街道名稱 | 所轄鎮鄉名稱 |
惠城區 | 8個街道、5個鎮 | 橋東、橋西、龍豐、江南、江北、河南岸、小金口、水口 | 三棟、汝湖、馬安、橫瀝、蘆洲 |
惠陽區 | 3個街道、6個鎮 | 三和(其中澳頭、霞涌現實歸大亞灣經濟開發區管轄)、淡水、秋長 | 新圩、鎮隆、沙田、永湖、良井、平潭 |
惠東縣 | 2個街道、12個鎮 | 平山,大嶺 | 白花、梁化、稔山、鐵涌、平海、吉隆、黃埠、多祝、白盆珠、安墩、高潭、寶口 |
博羅縣 | 2個街道、15個鎮、1個管委會(羅浮山管委會) | 羅陽、龍溪 | 石灣、楊村、園洲、福田、長寧、龍華、湖鎮、柏塘、泰美、公莊、楊僑、麻陂、石壩、觀音閣、橫河 |
龍門縣 | 2個街道、8個鄉鎮、1個管委會(南昆山管委會) | 龍城、 平陵 | 永漢、地派、龍潭、龍華、龍田、麻榨、龍江、藍田(瑤族鄉) |
參考資料( )
惠州市位于廣東省中南部,地處低緯度,北回歸線橫貫 惠州市。雨量充沛,陽光充足,氣候溫和,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年降水量2200毫米,年平均氣溫22度,7、8月份惠州降雨較多,9、10月份天氣晴朗。 惠州市陸地面積1.12萬平方公里,占珠江 三角洲經濟區的四分之一。
廣東三大水系之一的 東江及其支流 西枝江橫貫境內,境內水庫容量超過16億立方米,是供給 香港、 深圳、 廣州等地的主要水源。
惠州境內水系——西枝江 (3張) 土地類型多種多樣, 耕地、 林地、 草地、水面、灘涂樣樣齊全,利于農、林、牧、副、漁各業全面發展。水力資源也相當豐富。境內有集雨面積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34條,總長約1500公里。
廣東三大水系之一的 東江、 西枝江橫貫其中。淺層地下水量33億立方米,水質總體良好。是供給香港、深圳、廣州等地的重要水源。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60.32萬千瓦,有很大開發潛力。海域中有淺海面積560.4平方公里,可供開發養殖面積137.33平方公里。海區內有魚類400,貝類200多種,甲類100多種,刺皮類60多種,藻類30多種,具有較大的經濟和捕撈價值。適宜建設海港碼頭的海岸線長28.4公里,可建泊位126個,其中萬噸級以上深水泊位76個。 惠州港為 華南地區的天然優良 深水港。
已探明儲量的礦產有40多種,主要有無煙煤、鐵礦石、 錫礦、 鎢礦、 鉀長石、 高嶺土、鉛十鋅、螢蟲石、石灰石等。鈮鉭、 石灰石、 水晶、汞等礦產儲量居廣東省前列。
惠州市森林資源豐富,2011年底惠州市森林覆蓋率60.4%。
惠州市所處大地構造單元屬華南褶皺系。地層巖性多樣,以花崗巖等巖漿巖為主,地質構造褶皺和斷裂發育。斷裂構造的展布,以東北向為主,主要有羅浮山斷裂帶、紫金—博羅斷裂帶、蓮花山斷裂帶。巖性多樣形成種類多樣的土壤。變質巖類主要分布于蓮花山大斷裂帶、 惠州市地勢圖 (2張) 紫金—博羅斷裂帶北部、羅浮山山麓部分,發育的土壤一般土層在1米以上,質地較細,黏粒含量較高,磷、鉀養分較豐富。紅色砂頁巖主要分布在博羅、惠東等地,由不同粒徑的礫石、砂、黏粒組成,土層一般淺薄。河流沖積物遍布各地,土層深厚,質地較均勻,黏粒含量和土壤養分較高,適應性廣。海濱沉積物主要分布在沿海的惠東、惠陽等地,土壤土層深,養分含量豐富,潛在肥力高,但含鹽量高,有的還可能受酸、堿危害。
惠州市北依九連山,南臨南海,為粵東平行嶺谷的西南段,地貌類型復雜。地勢北、東部高,中、西部低,中部低山、丘陵、臺地、平原相間,在丘陵、臺地周圍以及江河兩岸有沖積階地。其中,中低山約占全市陸地面積的7.7%,丘陵占26%,臺地占35%,平原階地占31.3%。
2018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83.00萬人,人口密度426人/平方公里,人口出生率14.37‰,死亡率3.71‰,自然增長率10.66‰。戶籍人口380.90萬人。
四套班子
政府機構
市政府辦公室 | 市發展改革局 | 市經濟和信息化局 | 市教育局 |
市科技局 | 市民族宗教局 | 市公安局 | 市監察局 |
市民政局 | 市司法局 | 市財政局 | 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
市國土資源局 | 市環保局 | 市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 | 市交通運輸局 |
市水務局 | 市農業局 | 市外經貿局 | 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 |
市衛生局 | 市人口計生局 | 市審計局 | 市外事僑務局 |
市國資委 | 市體育局 | 市統計局 | 市物價局 |
市林業局 | 市海洋漁業局 | 市安全監管局 | 市旅游局 |
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 | 市食品藥品監管局 | 市法制局 | 市口岸局 |
市流漁辦 | 市公安交警支隊 |
市金融工作局 | 市打私辦 | 市人防辦 | 市愛衛辦 | 惠州仲裁委 |
市檔案局 | 市公路局 | 市公用事業局 | 市園林局 | 市房管局 |
市代建項目管理局 | 市供銷社 | 市移民辦 | 市白盆珠水庫管理局 | 市港務局 |
市流動人口管理局 | 市衛生監督所 | 市航空鐵路辦 | 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局 | 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 |
市環衛局 | 市農技推廣中心 | 市疾控中心 | 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 |
( 政府機構資料參考來源: )
歷任市長
姓名 | 籍貫 | 出生年月 | 文化程度 | 任職時間 |
---|---|---|---|---|
李近維 | 廣東東莞 | 1944.11 | 大專 | 1988.6—1994.4 |
譚璋球 | 廣東新會 | 1947.5 | 大學 | 1994.5—1996.1 |
李鴻忠 | 山東昌樂 | 1956.8 | 大學,經濟師 | 1996.2—2000.3 |
肖志恒 | 湖南安化 | 1953.1 | 碩士,在職研究生 | 2000.4—2001.4 |
柳錦州 | 廣東潮陽 | 1948.10 | 在職研究生 | 2001.5—2003.7 |
黃業斌 | 廣東陽江 | 1957.9 | 碩士,工程師 | 2003.8—2006.12 |
李汝求 | 廣東東莞 | 1954.5 | 大學 | 2007.1—2011.8 |
陳奕威 | 廣東潮安 | 1962.4 | 碩士 | 2011.8 —2018.4 |
劉吉 | 2018.4-- |
惠州城市風光 (2張) 惠州市兩大經濟支柱分別是電子、石化。截止到2017年,惠州市GDP為3830億元,在廣東省排名第五。 2017年中國地級市全面小康指數排名第33。
2013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2678.4億元,比上年增長13.6%;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50.1億元,增長24.5%,經濟總量、財政實力同步從全省第六位邁進第五位,增幅均居全省第三位、珠三角首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374.6億元,增長17.7%。固定資產投資1401.3億元,增長18.6%,其中重點建設項目投資453.2億元,超額完成年度計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57.9億元,增長13.5%。外貿進出口573.9億美元,增長16%;其中出口333.2億美元,增長14.1%。實際利用外商直接 惠州市風光 (28張) 投資18.3億美元,增長6.2%。大力實施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的新“惠28條”和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惠42條”,深入開展企業服務月活動,開通企業服務集市網上平臺,全力幫扶企業拓展市場、加快發展。成功舉辦惠州產品呼和浩特展銷會、莫斯科展覽會,簽訂銷售合同164億元。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60家、民營企業245家,129家企業增資擴產?;葜萑请娮映蔀槭讉€產值超千億元企業。全市工業用電量176.9億千瓦時,增長10.5%。
惠州 (16張) 2018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初步核算為4103.05億元,增長6.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75.98億元,增長3.6%;第二產業增加值2161.58億元,增長6.0%;第三產業增加值1765.50億元,增長6.2%。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4.3:52.7:43.0。民營經濟增加值1826.41億元,增長6.6%?;葜萑司貐^生產總值為85418元,按平均匯率折算為12908美元。
美麗惠州 (12張) 2018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163.87萬畝,下降2.4%;糧食總產量56.07萬噸,下降4.4%;蔬菜總產量300.94萬噸,增長4.3%;水果總產量87.50萬噸,增長7.0%。
2018年肉類總產量18.04萬噸,下降2.4%。其中,豬肉產量10.46萬噸,下降1.5%;禽肉產量7.21萬噸,下降3.8%。全年水產品產量15.81萬噸,下降4.1%。其中,海水產品產量7.28萬噸,下降11.7%;淡水產品產量8.53萬噸,增長3.5%。
美麗惠州 (25張) 2018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376家。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6%。分行業看,電子行業下降4.3%;石化行業增長39.1%;汽車行業增長12.8%。分企業類型看,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下降3.8%;國有企業增長46.4%。民營企業增長8.5%。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銷售產值增長8.6%,其中內銷產值增長16.5%;出口交貨值下降3.9%。內外銷比例為66:34。先進制造業、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分別為70.6%、40.4%。全年規模以上工業產品銷售率97.3%,實現利潤總額337.4億元,下降4.9%。
2018年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3.1%。分投資主體看,內資增長3.5%,外商投資增長21.2%,民間投資增長5.1%,民間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65.1%,比全省高7.3個百分點。在固定資產投資中,第一產業投資比上年下降31.7%;第二產業投資下降12.1%;第三產業投資增長9.3%。工業投資下降12.2%,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24%。其中,電子信息業增長11.5%、裝備制造業增長9.8%,高技術制造業增長5.9%,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7.8%,比全省高2.1個百分點?;A設施投資增長4.2%,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20.6%,其中電力供應增長43.2%、鐵路運輸業增長743.6%、道路運輸業增長9.2%、航空運輸業增長588.9%、電信21.4%、游覽景區管理增長136.6%、生態保護增長186.9%。
2018年房地產開發投資983.94億元,增長11.3%。商品房施工面積7789.36萬平方米,增長2.4%;商品房竣工面積500.92萬平方米,下降51.8%。商品房銷售面積1663.37萬平方米,增長1.1%;商品房銷售金額1778.41億元,增長9.2%
惠州江北商務區 (46張) 2018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78.97億元,增長9.5%。分地域看,城鎮消費品零售額1189.35億元,增長9.2%;鄉村消費品零售額289.62億元,增長10.8%。從消費形態看,商品零售1354.38億元,增長9.8%;餐飲收入124.59億元,增長6.6%。
從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商品零售額看,糧油、食品類增長1.9%,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下降7.5%,化妝品類下降3.8%,金銀珠寶類下降0.1%,日用品類下降2.3%,體育、娛樂用品類下降16.2%,書報雜志類增長14.0%,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增長23.3%,中西藥品類增長11.2%,文化辦公用品類下降10.8%,通訊器材類增長12.5%,石油及制品類增長27.9%,汽車類下降2.6%,建筑及裝潢材料類增長0.3%。
2018年外貿進出口總額3334.71億元,下降2.4%。其中,出口2208.89億元,下降1.1%;進口1125.82億元,下降4.8%。進出口差額(出口減進口)1083.07億元。
從出口市場看,2018年主要出口市場的占比分別為:香港27.6%、韓國23.9%、美國19%、歐盟8.5%、東盟6.1%、日本2.6%,這六大市場占比合計87.7%。
2018年共簽訂外商直接投資項目合同2006宗,增長203.5%;外商直接投資合同金額181.08億元,增長91.3%;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63.49億元,下降8.1%。年末全市工商登記外商企業實有7945家(不含分支機構等)。其中,香港5609家;臺灣、英屬維爾京群島、薩摩亞合計722家;韓國148家;美國70家;日本57家;歐洲36家。
城市建設 (17張) 2018年惠州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6171.35億元,增長12.5%。其中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5839.65億元,增長15.0%。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4886.82億元,增長21.8%。其中人民幣貸款余額4650.84億元,增長21.8%。
2018年惠州市共有各類保險公司60家(含分支機構),全年實現保費收入157.93億元,增長11.6%。其中,壽險保費收入81.97億元,增長6.5%;健康險和意外傷害險保費收入29.85億元,增長28.7%;財產險保費收入46.11億元,增長11.5%。支付各類保險賠款48.14億元,增長30.1%。
民營企業增加值553.20億元,增長18.8%。 2016年外貿進出口總額3044.78億元,下降9.8%。其中,出口1972.52億元,下降8.7%;進口1072.26億元,下降11.8%。進出口差額(出口減進口)900.26億元。
2018年末,惠州市境內公路通車里程總長14001公里。其中等級公路13984公里,高速公路728公里。通車里程公路密度為123公里/百平方公里;等級公路密度為123公里/百平方公里。全年沿海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7453萬噸,其中沿海港口集裝箱吞吐量25萬標箱。
年末全市民用汽車保有量136.96萬輛,增長2.1%,其中個人汽車124.29萬輛,下降1.0%。民用轎車保有量74.70萬輛,增長13.3%,其中個人轎車69.68萬輛,增長10.1%;當年新注冊上牌轎車10.51萬輛,下降4.5%。
全年郵政電信業務收入69.72億元,增長3.7%。其中,郵政業務收入3.23億元,增長11.9%;電信業務收入66.49億元,增長3.4%。年末固定電話用戶96.47萬戶,增長1.3%;移動電話761.06萬戶,增長6.1%。年末共有互聯網用戶201.37萬戶,增長11.8%。
惠州已形成由 深水港、 鐵路、 高速公路、機場相互配套的現代化立體交通網絡。 京九鐵路與 廣梅汕鐵路在惠州交匯,已通車的惠澳( 惠州港)鐵路與京九、廣梅汕鐵路接軌,形成鐵路連接港口的大陸橋格局。
惠州市在營運道路客運等級站23個(其中:一級站2個、二級站2個、三級站11個、四級站6個,五級站2個),簡易站4個,貨運站2個。
截至2018年底,惠州市境內公路通車里程14001千米;其中等級公路13984千米,高速公路728千米 。
● 國家高速公路
長深高速公路(G25)、濟廣高速公路(G35)、武深高速公路(G04 22)、沈海高速公路(G15)、甬莞高速公路(G15 23)
● 粵省高速公路
廣河高速公路(S2)、廣龍高速公路(S6、在建)、汕湛高速公路(S14)、廣惠高速公路(S21)、惠塘高速公路(S22、規劃)、惠大高速公路(S23)、韶惠高速公路(S27)、從莞深高速公路(S29)、惠深沿海高速公路(S30)、長深高速公路惠州支線(S99 25)
惠州港為國家一級口岸,水路距 香港僅47海里?;葜?海岸線長223公里,水深港灣多,具有建設年吞吐量一億噸以上大港口和 國際 港口城市的條件。 惠州港首期工程兩個萬噸碼頭已于1993年投產,與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貿易運輸往來,每年有近千艘次 國際船舶進出 惠州港,航線可直達世界各地區主要港口。二期工程5萬噸 集裝箱碼頭等大型泊位正在建設中。隨著96年底京九鐵路的全線開通, 惠州港的腹地將延伸到京九鐵路沿線地區,成為 中國南方通向 國際市場的一個重要的 進出口口岸。
惠州港的港口發展格局分海港與東江內河港兩大部分,其中海港設3大港區(荃灣、東馬、碧甲)和4個裝卸點(亞婆角、范和、鹽洲、港口),東江內河港區設11個作業區(石灣、園洲、龍溪、潼湖、羅陽、惠城、汝湖、水口、仍圖、觀音閣)。
沿海港口擁有碼頭泊位36個,其中萬噸級以上深水泊位17個(30萬噸級2個,15萬噸級2個,1~5萬噸級13個),設計總吞吐能力達9000萬噸。
截至2018年,惠州市境內共有已建干線鐵路3條、城際鐵路1條、貨運 廣惠城際鐵路莞惠段 (30張) 鐵路1條,在建干線鐵路2條。
● 干鐵鐵路
京九鐵路、 廣梅汕鐵路、 廈深鐵路、 贛深鐵路(在建)、 廣汕鐵路(在建)
● 城際鐵路
廣惠城際鐵路(莞惠段)
● 貨運鐵路
惠大鐵路
● 主要車站
惠州站、 惠州南站、 惠東站、 小金口站、 惠州北站(在建)、 惠城南站(在建)、 博羅站(在建)、 羅浮山站(在建)
惠州機場位于 惠州市 惠陽區平潭鎮,建成于1956年,距惠州市中心約20公里,屬軍用二級永備機場,場站等級為乙級。2002年停航。2009年5月 惠州機場實行軍民合用,按4D標準進行擴建改造?;葜輽C場已開通 長沙、沈陽、合肥、大連、青島、寧波、三亞、麗江、運城、襄陽、河池、北京、上海、天津、杭州、武漢、溫州航線。正班航線總數達36條,通航31個城市,周計劃航班量達458架次。
截至2018年,惠州市政府已完成《惠州市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編制工作,正上報國家相關部門審批。
2018年惠州市新組建省級工程中心59家。全市專利申請21643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量5222件,分別下降28.9%、36.2%;專利授權14705件,增長25.6%,其中發明專利授權1445件,下降1.6%;PCT專利申請351件,下降22.3%;有效發明專利量6205件,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12.99件。
2018年末,惠州市共有博物館6個,群眾文化事業館(站)79個,公共圖書館5個,廣播節目7套,電視臺節目6套。廣播人口覆蓋率為100%,電視人口覆蓋率為100%。全市有線電視用戶75.81萬戶,其中數字電視用戶72.98萬戶。娛樂歌舞廳319家,網吧634家;新增廣電互聯網用戶144980戶。
惠州市文化館(加掛惠州市文化藝術培訓中心、惠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的牌子),原名惠州市群眾藝術館,位于江北云山西路惠州文化藝術中心附樓,樓高三層,建筑面積4850平方米,2009年9月建設,2010年6月28日正式啟用,館內有12個培訓室,一個會議室、一個展覽廳。2011年被評為國家一級館,廣東省十佳文化館。
惠州市博物館的主場館位于惠州市江北市民樂園西路3號,總建筑面積23636萬平方米。主要由陳列區、公共服務區、技術辦公區、藏品庫房區、創作辦公區組成。建筑五層,一至四層為展廳,五層為辦公及功能用房。館內有8 個展廳和一個學術報告廳,展廳主要由惠州通史《東江流域的文明》及國寶文物展廳,陶瓷、書畫、金漆木雕展廳,劉侖美術館,惠州名人館等組成。2009年正式對外開放。
惠州市各縣(區)公共文化設施 惠陽區葉挺紀念館
惠東縣、博羅縣文化中心“兩館一院”
2011 年12 月,惠陽區文化館、博羅縣文化館、惠東縣文化館被命名為國家一級文化館,惠城區文化館被命名為國家二級文化館。
2018年末,惠州市共有各類衛生機構(不含村衛生室)1472個,其中醫院、衛生院146個(鄉鎮衛生院70個);婦幼衛生保健機構7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6個;衛生監督所5個。全市擁有病床數21452張,下降5.0%;其中醫院、衛生院床位19257張。醫療衛生機構在崗職工41399 古村古城民俗 (4張) 人;各類衛生技術人員34800人,其中執業醫師、執業助理醫師13339人,注冊護士15454人。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衛生技術人員380人,衛生監督所衛生技術人員181人。村衛生室1292間。
2016年末惠州市共有體育館35個。2018年,惠州市體育健兒在省級以上比賽中共獲獎牌107枚;人均體育場面積2.60平方米 。
惠州是第13屆廣東省運會舉辦地。 惠州奧林匹克體育場原名惠州中心體育場,俗稱惠州鳥巢、 惠州圍屋體育館等,是2010年廣東省運會的主場館。經10屆116次市政府常務會議審定,惠州市中心體育場自2010年3月22日起,正式命名為“惠州奧林匹克體育場”。
2016世界男子水球聯賽總決賽初定6月21日至26日舉行
2016年中華龍舟大賽惠州站比賽 時間初定為7月16日至17日
全國擊劍錦標賽、全國拔河新星賽
至2011年底,惠州市共建成污水處理廠30座,總處理能力達93.65萬噸/日。共有自然保護區26個,保護區面積8.8萬公頃,森林覆蓋率60.44%。實施市場化養護綠地面積355.5萬平方米。
2019年7月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公布了2019年統籌強化監督(第一階段)黑臭水體專項排查情況,惠州被列入“黑臭水體消除比例低于80%的城市名單”,消除比例為11.1%。
2018年末,,惠州市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194.52萬人,下降5.1%;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280.18萬人,增長1.5%。參加失業保險127.62萬人,增加1.9%;城鎮職工參加基本醫療保險156.58萬人,增長1.0%。
各類收養性社會福利單位床位11996張,收養人員4460人。城鎮各種社區服務設施6034個,其中綜合性社區服務中心73個。共發行銷售福利彩票16.46億元,籌集福利彩票公益金1.67億元,直接接收社會捐贈2.72億元。
僑胞大會 (5張) 歷史上惠州府轄十縣,稱“惠州十屬”,包括惠陽、博羅、河源、紫金、龍川、海豐、陸豐、連平、和平、新豐等縣?,F今的深圳、惠州、河源、新豐、汕尾等市縣曾是惠州所屬, 世界惠州同鄉懇親大會是世界惠屬聯系鄉親、敦睦鄉誼、增強凝聚力的重要大會。
惠州籍華僑華人所屬團體遍及世界各僑居地,團體眾多,名稱不一,計有四種類型:一為同鄉團體,二為 同業團體,三為同語言(客屬)團體,四為同宗團體。
主要華僑社團
東南亞州社團 | 新加坡惠州會館 | 柔佛州惠州會館 |
馬六甲惠州會館 | 東甲惠州公會 | 香港惠州社團聯合總會 |
雅加達惠州會館 | 惠州十屬公會 | 僑港惠州同鄉總會 |
檳城惠州會館 | 澳門歸僑總會 | 港澳同胞社團 |
雪蘭莪惠州會館(雪隆惠州會館) | 加拿大安省惠東安會館 | 崇正總會 |
森美蘭惠州會館 | 舊金山客屬惠州會館 | 印尼勿里洞客屬惠州會館 |
太平惠州會館 | 南洋客屬總會 | 雪隆客屬總會及其屬下團體 |
萬里望惠州會館 | 客屬僑團組織(部分) | 蘇里南中華會館 |
霹靂惠州會館 | 紐約惠州工商會 | 蘇里南廣義堂 |
歐美惠州社團 | 吉隆坡沙叻秀惠州會館 | 美羅惠州會館 |
馬來西亞惠州屬團體總會 | 古來惠州會館 |
惠州市歸國 華僑 聯合會
魅力惠州 (16張) 惠州市僑聯成立于1982年12月8日。實行獨立設置,編制9人,政協組成單位,是黨和政府聯系廣大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的橋梁和紐帶。主要職能是“群眾工作,參政議政、維護僑益、海外聯誼”?;葜菔袃S聯下設2個部室(辦公室、經濟聯絡部),負責僑聯的日常工作。全市三縣三區均成立了僑聯組織,各級僑聯組織共有109個。已與世界上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00多個華僑華人社團建立了聯系。1997年設立惠州市歸僑僑眷福利會。
2018年,惠州市參加當年高考被錄取的學生人數30630人,考入中專人數25696人;本地普通高等院校招生15302人;高中畢業生升學率94.58%;初中畢業生升學率99.09%;小學畢業生升學率100%;幼兒入園率98.39%。全年新增幼兒園33所
高等院校(5所):
1、本科院校(1所): 惠州學院(前身為 廣東四大書院之一的 豐湖書院)
2、高職院校(4所): 惠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 惠州經濟職業技術學院、 惠州工程職業學院、 惠州城市職業學院
重點普通高中 (17所):
1、省重點中學(2所): 惠州市第一中學、惠陽高級中學(省屬市管)
2、市直重點中學(7所):惠州市第一中學、 黃岡中學惠州學校、 惠州市實驗中學、 惠州市第八中學、 惠州市華羅庚中學、 惠州市東江高級中學、 惠州市光正實驗學校
3、縣、區重點中學(12所):
(1)惠陽區: 惠陽一中、 惠陽中山中學、 惠陽高級中學、 惠陽崇雅中學
(2)博羅縣: 博羅中學、 博羅華僑中學、 博羅高級中學
(3)惠東縣: 惠東中學、 惠東高級中學、 惠東 平山中學、惠東榮超中學
(4)龍門縣: 龍門中學
指 標 | 學校數 (所) | 招生數 (人) | 在校生數 (人) |
---|---|---|---|
普通高等學校 | 3 | 6373 | 22007 |
普通高中 | 35 | 31935 | 90310 |
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 39 | 37203 | 97131 |
普通初中 | 176 | 70714 | 217436 |
普通小學 | 518 | 78119 | 403950 |
幼兒園 | 384 | 74091 | 128324 |
惠州自南朝梁以后,特別是隋以后的千余年間,先后為州(郡)、路、府、區、市等行政區的所在地,成為東江流域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所轄之地,“大海橫陳,群山擁后”,東扼粵東咽喉,北控粵、贛要沖,水、陸拱衛廣州要道,戰略位置十分重要,素為兵家必爭之地。
惠州是東江中下游的中心城市,處在客家文化、廣府文化和潮汕文化的交匯地帶,各種文化相互交融、兼收并蓄,廣東漢劇、漁歌、山歌、舞龍、舞獅、舞春牛、瑤族的舞火狗等各種文化活動盛行,民間文化多姿多彩?;葜莸摹袄罴胰笔侵袊湫g中南拳的五大拳種之一,惠東的“平海漁歌”名揚神州,龍門的“農民畫”被譽為中國三大民間畫之一,是“中國現代民間繪畫的一朵奇葩”。歷代許多名人對惠州情有獨鐘,其中東晉道教理論家、化學家、藥物學家和醫學家葛洪,來到惠州羅浮山修道煉丹、采藥濟世,把羅浮山開創為嶺南道教發祥地;北宋杰出文學家蘇軾寓居惠州兩年零七個月,留下“不辭長作嶺南人”的佳話;明代本地曾有“三尚書”(葉夢熊、楊起元、韓日纘);清末、民國時期,孫中山、周恩來等在惠州開展過革命活動;近代史上涌現出 廖仲愷、鄧演達、葉挺等一批民主志士和革命家。
語言
惠州市境內主要通行漢語方言,也有少數人講瑤語或畬語。龍門縣北部的藍田瑤族鄉有講瑤語的,但已逐漸漢化;惠東和博羅有少數人講畬語。
境內通行的漢語方言主要有客家話、福佬話(閩語)和白話(粵語)。各方言的分布大致與周邊的方言環境相一致??图以捠腔葜菔械谝淮鬂h語方言,這與市境固有的人文歷史背景和長期與其北邊的客家地區梅州、韶關、河源等地密切往來有關。東邊的汕尾市主要講閩語,故市境的東部地區有講閩語的。西邊的廣州市、東莞市主要講粵語,故西部地區有講粵語的。另外,博羅、龍門還有一部分人講“本地話”。
隨著社會的前進和新事物的不斷涌現,惠州市境內的漢語方言也在逐漸發生變化,主要表現為新詞的引進和一些舊詞的退出。同時,客家話、福佬話和白話詞語也在交流中相互吸納應用。這樣就使得幾個方言的一般詞匯都有一定的變動。由于普通話的推廣和較多外來人(特別是外省人)的進入,惠州市境內使用漢語方言和普通話的情況也在發生變化,尤其是在惠城區內,變化相當大,在公共場合,方言的使用率已大大低于普通話的使用率。各縣城內方言的使用率也有降低趨勢。
惠州客家文化 (10張) 惠州,歷史悠久,人文底蘊深厚。早在先秦時期,就有縛婁古國在羅浮山下的東江之畔開創嶺南文化之風氣。兩千年來,先后有400 多位歷史名人客寓或履臨惠州,這其中包括中國山水詩鼻祖謝靈運,中國古代醫學家、化學家、將道家學派宗教化的重要人物葛洪,一代文豪蘇軾等等;辛亥革命時期孫中山在此領導過革命活動;第一次國共合作期間,周恩來在此指揮過國民革命軍東征戰役。近代史上惠州更是涌現了廖仲愷、鄧演達、葉挺等革命先驅,以及中國現代音樂奠基人之一的廖尚果、廖輔叔等文化名人。
惠州市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有效推進,成效顯著。全市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241處,其中,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葉挺故居不僅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而且是全國100個紅色經典旅游景區之一,是惠州市愛國主義和黨史教育基地。積極打造歷史文化名鎮,其中惠陽區秋長鎮2009年被評為“國家歷史文化名鎮”?!胺俏镔|文化遺產保護”方面,先后公布了四批市級“非遺”名錄,挖掘保護了28項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其中,惠東漁歌、羅浮山百草油制作技藝項目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舞火狗、小金麒麟舞、龍形拳、九龍峰祖廟廟會、鳳舞等7 個項目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開展民族民間特色之鄉申報評選活動,培育和推出一批市級“民族民間特色之鄉”,龍門縣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挖掘了龍門農民畫、藍田瑤族舞蹈、惠東漁歌、麒麟舞、龍形拳等優秀民族民間藝術,民間藝術的品位全面提升。鄧演達紀念園、廖仲愷紀念園建設有序推進,對水東街民國騎樓、金帶街、豐湖書院等歷史風貌有計劃地進行恢復,打造了東坡園、豐渚園、掛榜閣、合江樓、朝京門等歷史文化風景線。
市境內上古時期已有人類,已發現多處 新石器時代晚期人類生產、生活的遺跡和遺物。博羅葫蘆嶺、蘇屋崗、何屋崗等 貝丘遺址,出土石錛、石斧、石矛和敲砸器,以及大量飾有繩紋、方格紋、云雷紋、夔紋等紋飾的夾砂、泥質陶片。根據考古發現,在新石器時代中晚期,先民們就已經在惠州境內的東江流域繁衍生息,創造了惠州的遠古文明。
先秦時期屬 南越范圍。春秋戰國時期,惠州一帶的文化已有一定的發展水平,并與中原文化息息相關。在博羅散屋村出土過一組大小相近、形制、紋飾相似的7件青銅甬鐘;博羅的蘇屋崗遺址曾采集和出土了青銅斧、矮圈足陶豆以及一批以夔紋為特征的 印紋陶器,在其附近還出土過兩件戰國青銅編鐘。據史料記載,在今惠州市區及博羅北部一帶,戰國時期曾出現過一個名叫“ 縛婁國”的小國,但不久即在諸侯兼并戰爭中消失。21世紀曾挖掘出規模較大的“縛婁遺址”。
四東文化是惠州獨具特色的文化亮點,指:東江、東坡、東征、東縱。
東江文化,是指綜合以惠州為中心的東江地區主要文化資源。其主體是 客家文化,包涵東江流域自然地理的、古代的、民俗的、宗教的、革命歷史的文化。
東坡文化,是指蘇東坡寓惠文化。即蘇東坡在惠期間的社會文化活動、思想文化內涵及其所產生的巨大影響。
東征文化,是指孫中山領導的國民政府為實現全國統一所發動的兩次東征及工農運動。
東縱文化,是指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游擊隊創建東江根據地的光輝歷史,包括東縱發展歷程和英雄人物事跡等。
“東江文化”的提出有人拍手有人反對,而后,雖然“新四東文化”的概念已正式推出,但在學界和官方仍存在不少爭議?!靶滤臇|文化”是指“東江惠州民俗文化”、“東坡寓惠文化”、“東江革命歷史文化”和“東樵宗教文化”。
惠州客家文化,既有其來源地梅州、贛南、閩西客家的傳統,又善于吸取廣府、閩南文化的精華,形成獨特的風采。如惠州山歌雖然源于梅州,但受當地土著歌謠的影響,曲調沒有梅州山歌那么圓潤柔和,卻顯得高亢豪放。東江美食也獨具一格,與梅州美食有所不同。
惠州還是 客家人的重要聚居地和集散地之一,旅居海外華人華僑、港澳臺同胞居 客家四州之首,被稱為客家僑都。
客家山歌
惠州 客家山歌具有鮮明的地方色彩和獨特的藝術風格。其歌詞基本上七字一句,四句一首。通俗易懂,生動形象,情真意切,反映了當地風土人情,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 。
1990年在區內出土的一窩近30個恐龍蛋化石,證明7000萬年前,這里已是陸地沼澤地帶。迄2014年為止,惠州市考古發現山崗遺址、古窟址等古遺址28處,年代最久遠的是三棟瓦窯嶺春秋遺址,其出土文物說明,在新石器晚期到青銅器時代,即有先民在這土地上繁衍、生息。
惠州地處珠江三角洲,依山傍水。優越的地理位置使惠州物產繁多,嶺南佳果品種齊全,山珍海味應有盡有。 惠州美食在海內外頗具盛名,惠州美食有三件寶: 東江鹽焗雞、 客家釀豆腐、 梅菜扣肉。尤其是梅菜扣肉在海內外頗具盛名,是東江客家人在飲食文化方面的杰作。
惠州地域名優特產還有龍門西溪竹筍、蜂蜜; 博羅酥糖、 麻陂肉丸,羅浮山酥醪菜、 百草油,石壩三黃雞;惠東鐵涌獻蠔,高潭明姜;惠陽淡水沙梨,鎮隆荔枝,等等。
惠州梅菜是惠州獨有的傳統特產?;葜萼l間民用新鮮的梅菜經涼曬、精選、飄鹽等多道工序制成。
羅浮山酥醪菜是位于博羅境內的羅浮山酥醪村出品的干菜,又名仙人菜。由于地處羅浮山北峰的酥醪村有著土質肥沃,氣候獨特、水源無污染等特點,加上酥醪村人制作干菜的獨特手法,具有味美、纖維質少、用量少等特點,是煲湯的上乘配料,且有清熱、潤肺的作用。
南昆山觀音菜是譽為回歸線的綠洲的南昆山所獨有的一種蔬菜。這種外型似蘭花葉,碧綠而無污染的觀音菜,入口先感有韭菜味,再嚼依次會感有大蒜、大蔥、微苦、甘甜的味道,具有清濕排瘀的功效。
惠州是歷史文化名城,名勝古跡頗多,主要景觀有惠州西湖西山頂上的泗洲塔、平湖北畔的元妙觀,城區橋西東城基3號的文筆塔、橋西上米街北門渡口所的古城墻,羅浮山中的沖虛古觀、酥醪觀,惠東平海鎮的平海古城、多祝鎮皇思揚村等。北宋時期大文豪蘇軾被貶謫到惠州留下多處遺跡,其待妾王朝云病逝就葬在西湖邊的孤山。
至2011年底,惠州市建成景區60余處,國家和省級風景名勝區及自然保護區19處,其中國家5A級景區2處(羅浮山風景名勝區、朱明洞景區) ,國家4A級景區7處( 惠州西湖、 南昆山生態旅游區、 南昆山溫泉大觀園、 龍門鐵泉、 尚天然國際溫泉小鎮、、 惠州海濱溫泉旅游度假區、 永記生態園、巽寮濱海旅游區);3A景區2處( 香溪堡旅游區、 冠和博物館);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2處( 惠東港口海龜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象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森林公園2處( 南昆山、廣東御景峰);國家生態風景區1處(白盆湖國家生態風景區);國家生態農業示范點1處(永記生態園);省級自然保護區四處(羅浮山、南昆山、惠東古田自然保護區、惠東蓮花山自然保護區);省歷史文化名城2處(惠州市、惠東縣平海古城)。
惠州市具有旅游開發潛力的景點多達900多處,屬景點高密度分布區,并具有資源多樣性的特點,集山、江、湖、海、泉、瀑、林、澗、島為一體,融自然景觀與 人文景觀于一身,有“嶺南第一山”羅浮山、城市型湖泊西湖、農村型湖泊 泰榮度假村;首批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 葉挺將軍紀念園等 。自然景觀占惠州市旅游資源的75%,在惠州旅游業發展中起主導作用。
惠州西湖風景名勝區位于惠州市市區,由西湖景區和紅花湖景區組成,總面積20.91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3.13平方公里,集觀光覽勝、休閑健身、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體。
自然景觀
惠州市境內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有13座(最高的蓮花山海拔1336米),有旅游特色奇山16座: 羅浮山、南昆山、象頭山、九龍峰、蓮花山、白馬山、五馬歸槽、白云嶂、紅花嶂、蟹眼頂、坪天嶂、烏禽嶂、斧頭石、仙人寨、桂峰山和三角山,其中開發和建成旅游風景區有羅浮山風景區、南昆山國家森林公園和惠東九龍峰。
在市境內,有大大小小湖泊、水庫130多個,其中主要有西湖、白盆珠水庫、天堂山水庫、顯岡水庫、花樹下水庫、角洞水庫、紅花湖等。
人文景觀
惠州人文景觀主要有歷史遺跡、革命紀念地、民俗風情。
歷史遺跡:存有著名的泗洲塔、古城墻、文筆塔、黃家祠、王朝云墓、蘇堤、蘇東坡紀念館、元妙古觀(以上歷史遺跡皆位于市區),博羅羅浮山的 沖虛古觀、黃龍觀,惠東縣的平海古城、多?;仕紦P古圍村等。
革命紀念地:主要有中山紀念堂、 鄧演達紀念園、仲元亭、東江縱隊紀念館、東江人民革命烈士紀念碑、葉挺將軍紀念園、廖仲愷紀念碑、東征陣亡烈士紀念碑、高潭“東江紅都”等。
民俗風情:惠州除保持傳統客家風情外,還有頗具特色的瑤族風情、 畬族風情和平海古城民俗風情。
主要景點
所屬景區 | 景區級別 | 景點名稱 |
---|---|---|
西湖風景名勝區 | 國家重點名勝風景區、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 | 蘇堤玩月、玉塔微瀾、留丹點翠 |
羅浮山風景名勝區 | 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5A級旅游景區 | 沖虛古韻、白蓮翠影 |
南昆山生態旅游區 | 九重遠眺、石河奇觀 | |
香溪堡 | 香溪泛舟 | |
巽寮濱海旅游度假區 | 風濤摧磨 | |
巽寮德澤園 | 天賜白堤 |
其他景點包括(排名不分先后):
矮陂黃沙洞溫泉 | 白鶴峰東坡故居 | 白鷺湖度假區 |
白盆珠溫泉 | 百丘田 | 北門公園 |
曹師嶺濱江綠地 | 沖虛觀 | 崇林世居 |
川龍峽漂流 | 大甲島休閑樂園 | 大中堂公園 |
丹楓寨 | 東江沙公園 | 東江游 |
東平窯址 | 東坡樂園 | 東升漁村 |
飛鵝公園 | 豐湖書院 | 福田漂流 |
港口海龜國家自然保護區 | 孤山東坡園 | 歸善學宮 |
合江樓 | 紅花湖風景區管理處 | 華首臺 |
黃家祠(黃氏書屋) | 黃龍觀 | 惠陽沙田世外梅園旅游區 |
惠州南海旅游有限公司 | 惠州商業步行街 | 惠州市博物館 |
嘉祐寺 | 劍潭自然風景區 | 今是園 |
金帶街 | 金果灣養生俱樂部 | 金海灣度假村 |
金融街巽寮灣度假村 | 九龍峰旅游區 | 藍田瑤族風情園 |
梁化云天海 | 龍門地派桂峰山旅游度假村 | 龍門溫泉 |
龍門香溪堡風景區 | 柏塘古欖園 | 惠州平安山 |
桃子園 | 明城墻 | 南山漂流 |
南陽世居 | 盤古宮 | 橋西民居街巷 |
棕櫚島高爾夫球會 | 莊上莊溫泉度假村 | 莊加莊溫泉度假村 |
中信湯泉旅游度假區 | 中山公園 | 中洞紅色教育基地 |
葉挺紀念館 | 瑤池灣生態公園 | 水門公園 |
三寨谷 | 巽寮灣度假村 | 熊貓金海岸度假區 |
元妙觀 | 新庵西來古剎 | 響水河漂流 |
永記生態園 | 象頭山國家級森林自然保護區 | 香溪河竹排漂流 |
下埔濱江公園 | 文星塔公園 | 文筆塔公園 |
濤景高爾夫球場 | 湯泉高爾夫球場 | 望江亭 |
鐵爐湖明清古街 | 水東街 | 十字水生態度假村 |
山里頭農場 | 三角洲島 | 平海古城 |
南苑公園 | 南昆山溫泉大觀園 | 南昆山生態旅游區 |
惠州旅游產業逐步形成“1235”(一心兩帶三區五組團)的特色旅游格局。即:一個中心(中心城市綜合旅游服務區),“兩帶”(百里生態旅游帶和東江文化景觀旅游帶),三大旅游功能區(北部生態旅游區、中部文化旅游區、南部濱海休閑度假旅游區),五大產業組團(南昆山生態旅游組團、羅浮山文化旅游組團、惠州西湖文化旅游組團、秋長文化旅游組團、平海半島濱海旅游組團)的基本格局。
惠州是中國近代抗爭史的前沿陣地,曾建立華南抗日戰爭的主力部隊— 東江縱隊。 從唐到清末1000多年 著名人物 (5張) 間,共有430多位中國名人客寓或臨履惠州,留下了許多讓世人為之驕傲的歷史文化遺產?;葜荼就猎杏?葉挺、 廖仲愷、 鄧演達、 葉亞來等杰出人士。
自晉至清,對惠州影響較大的歷史人物有480多人,其中如葛洪、牛僧儒、李商隱、陳堯佐、陳稱、蘇軾、 唐庚、劉克綱、 陳鵬飛、林復、楊萬里、劉克莊、吳潛、留正、文天祥、祝允明、陳恭尹、 伊秉綬、 宋湘、 丘逢甲、 梁鼎芬等,皆名重一時,他們或詩或文,或創辦書院,或修堤筑路,興修水利,對惠州文化、經濟的發展貢獻殊多。他們當中,對惠州影響最大的當推北宋大文豪蘇軾。北宋紹圣元年(1094年),蘇軾被貶為寧遠軍節度副使惠州安置,同年10月2日攜侍妾王朝云、三子 蘇過抵惠。在惠期間,他先后寫下了160首詩詞和幾十篇散文、序跋。其詩文歌詠惠州風物,使惠州名揚四海,誠如 江逢辰所言“一自坡公謫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
惠州歷史名人
隋代: 智敫(高僧)
唐代: 懷迪(高僧)
宋代: 梅蟠(文學家)
明代: 王度(名臣)、 葉夢熊(軍事家)、 葉春及(方志學家)、 楊起元(理學家)、 張萱(文史專家)、 韓日纘(尚書)。
清代: 函可(詩人)、 行森(高僧)、李義(李家拳創建人)、 葉亞來(華僑領袖)、 鄧承修(名臣)、 江逢辰(詩人)、 李星閣(畫家)、 李綺青(詞人)。
中華民國: 鄭士良(三周田起義領導人)、 鄧子瑜(民主革命先驅)、 張友仁(文史專家)、 廖仲愷(近代民主革命家)、 林耀桂(龍型拳代表人物)、 羅仲霍(民主革命先驅)、 丘紀祥(體育明星)、 青主(音樂家)、 鄧演達(中國農工民主黨創始人)、 鄧鏗(粵軍名將)、 葉挺(北伐名將)、 高恬波(廣東首位女共產黨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 秦咢生(書法家)、 廖承志(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黃銘新(醫學專家)、 廖似光(長征女紅軍)、 黃秉維(地理學家)、 黃萃庭(醫學專家)、 陳紫(音樂家)、 李曙軒(農業專家)、 梁永泰(版畫家)、 彭寶林(公安英模)。
寄籍名人: 葛洪、 蘇軾、 唐庚、 陳堯佐、 伊秉綬、 宋湘、 梁鼎芬、 陳炯明、 曾生。
其他名人: 陳金江(博羅人)、 張昭遠、 翟火姑、 余道元、 吳仕端、 呂欽(惠東人)等。
榮譽 | 年份 |
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 | 2014年,2015年 |
中國最具特色文化競爭力十佳城市”榜首 | 2012年 |
中國十佳宜居城市 | 2012年,2015年 |
中國優秀旅游城市 | |
國家衛生城市 | |
國家園林城市 | |
國家環保模范城市 | |
全國雙擁模范城市 | |
全國造林綠化十佳城市 | |
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 | |
廣東省文明城市 | |
廣東省歷史文化名城 | |
全國創建文明工作先進城市 | |
全國科技工作先進市 | |
中國優秀創新型城市 | |
中國十大文明城市 | |
中國十大政府創新典型城市 | |
國家森林城市 | |
全國文明城市 | 2008年、2011年、2015年、2017年 |
中國金融生態城市 | |
中國特色魅力城市 | |
中國最美城市 | 2015年 |
中國最佳商業城市百強 | 2015年 |
全國十大“洗肺”城市 | 2015年 |
廣東十大最美濕地(惠東) | 2016年 |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 2015年 |
南昆山國家森林公園獲得廣東最美森林 | 2016年 |
中國最安全城市 | 2017年 |
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 | 2017年 |
暢游中國100城 | 2018年 |
中國城市全面小康指數前100名 | 2018年 |
2018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排名第55 | 2018年 |
2018中國大陸最佳地級城市30強 | 2018年 |
2018年“中國外貿百強城市”排名第26 | 2019年 |
全國城市醫療聯合體建設試點城市 | 2019年 |
2019年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第64 | 2019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