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鄉市
新鄉 河南省新鄉市 新鄉市 河南新鄉 新鄉歷史沿革 新鄉行政區劃 新鄉地理環境 新鄉自然資源 新鄉人口民族 新鄉政治體制 新鄉經濟 新鄉社會事業 新鄉交通運輸 新鄉文化 新鄉旅游 新鄉著名人物 新鄉城市榮譽 新鄉對外交流
新鄉市, 河南省 地級市,地處 河南省北部、南臨 黃河,緊鄰省會 鄭州,中心位于北緯35°18′,東經113°54′,南臨 黃河,與 鄭州市、 開封市隔河相望;北依 太行,與 鶴壁市、 安陽市毗鄰;西連 焦作市,與晉東南接壤;東接油城 濮陽市與魯西相連,總面積8249平方公里。新鄉市屬于華北板塊,地處 黃河、 海河兩大流域,地勢北高南低,北部主要是太行山山地和丘陵崗地,南部為黃河沖積扇平原,平原占全市土地總面積的78%,屬暖溫帶大陸性氣候,歷年平均氣溫14℃,年平均降水量573.4毫米。截至2018年,新鄉市轄轄12個縣(市、區)、1個城鄉一體化示范區、2個國家級開發區 ,全市總人口617.34萬人,常住人口579.41萬人。新鄉市建國初期為 平原省省會,是 豫北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 , 中原地區重要的工業城市、 中原經濟區及 中原城市群核心區城市之一,也是...
詳情河南省新鄉市有6個縣
河南省新鄉市有3個市
河南省新鄉市有2個開發區
新鄉市, 河南省 地級市,地處 河南省北部、南臨 黃河,緊鄰省會 鄭州,中心位于北緯35°18′,東經113°54′,南臨 黃河,與 鄭州市、 開封市隔河相望;北依 太行,與 鶴壁市、 安陽市毗鄰;西連 焦作市,與晉東南接壤;東接油城 濮陽市與魯西相連,總面積8249平方公里。新鄉市屬于華北板塊,地處 黃河、 海河兩大流域,地勢北高南低,北部主要是太行山山地和丘陵崗地,南部為黃河沖積扇平原,平原占全市土地總面積的78%,屬暖溫帶大陸性氣候,歷年平均氣溫14℃,年平均降水量573.4毫米。
截至2018年,新鄉市轄轄12個縣(市、區)、1個城鄉一體化示范區、2個國家級開發區 ,全市總人口617.34萬人,常住人口579.41萬人。
新鄉市建國初期為 平原省省會,是 豫北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 , 中原地區重要的工業城市、 中原經濟區及 中原城市群核心區城市之一,也是 豫北的經濟、教育、交通中心 。有 中國優秀旅游城市 、中國電池工業之都 、 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城市、 國家衛生城市 、 國家園林城市、 國家森林城市 、中國最佳商業城市、中國最佳生態宜居城市等多項榮譽。
新鄉市歷史悠久, 仰韶文化、 龍山文化都有遺址留存,是《 詩經》重要發源地之一,流行于古代新鄉地區的詩歌,占國風的四分之一。反映朝代興衰更迭的 牧野之戰、 張良刺秦、 陳橋兵變等重大歷史事件都發生在這里。境內有國家級文保單位20處,A級旅游景區19個。
新鄉名稱源于西漢為獲嘉縣的新中鄉,《太平寰宇記》卷56:新鄉縣“取新中鄉以為名”。西晉太和五年(370年)在今新鄉市建新樂城?!妒酚浿疽伞罚骸皹氛叽迓渲^,古字通用”,新樂亦即新鄉之意。
“新中”出現于中國歷史上,最早見諸《史記·楚世家》,漢高祖二年(前205年),在衛輝設汲縣,屬河內郡。新中是汲縣的一個鄉,即新中鄉。漢武帝元鼎五年(前112年)夏4月,南越(今廣州一帶)相 呂嘉謀反,漢武帝派兵前去討伐。元鼎六年(前111年),漢武帝巡視至新中鄉,得到斬獲呂嘉首級的消息,改新中鄉為獲嘉縣。隋統一全國后,于開皇六年( 586年)劃汲縣、獲嘉縣兩縣組成一個新縣,取原“新中鄉”首尾二字為縣名,“新鄉”由此見諸史冊。
夏商時期
夏代全市境域是夏族活動的中心區域。相傳夏后氏之世,古封 父國,即在今封丘縣境內。夏末有名的 鳴條之戰,就是在封丘進行的,最后桀敗,夏亡。
商代全市境域大部屬畿內地。這時的小城邑有牧(今 衛輝市北)、凡(今輝縣市南樊城)、寧(今 獲嘉縣西)、鳴條(今 封丘縣東)、封父(今封丘縣西)等。
武王滅殷分殷畿內地為三個諸侯國,以監殷民,史稱“三監”。即武王之弟 管叔封于庸城(今市區、新鄉縣、衛輝市一帶), 蔡叔封于衛(今滑縣、淇縣一帶), 霍叔封于邶( 湯陰縣東)。 武工死后,“三監”判周,周公討平“三監”,將其他全部封給他的弟弟 康叔??凳寰佑谛l(今淇縣),全市境域即為衛地。當時區內的小諸侯國和一些小城邑還有凡、共(今輝縣市)、胙(今延津城東三十五里大城村)和 封父等。
春秋戰國時期
春秋時期,今新鄉區、新鄉縣、衛輝市、 輝縣市、獲嘉、封丘 、 長垣和延津北部當時屬衛,延津南部及原陽屬鄭。公元前632年, 晉、 楚 城濮之戰后, 晉國逐漸稱霸中原,本區全屬晉土。
戰國時期,公元前403年,韓、趙、魏 三家分晉,今新鄉區、新鄉縣、衛輝市、輝縣市、獲嘉、原陽、延津屬魏 ,封丘、長垣先屬韓,繼爾屬魏。公元前266年后,全市境域均屬秦有。
秦漢時期
秦國時,全市境域當時設有8個縣,分屬三川郡和東郡。屬 三川郡的有修武(今獲嘉和新鄉區及新鄉縣西南部)、汲(今衛輝市和新鄉縣北部,另說屬東郡東境)、共(今輝縣市)、卷(今原陽西)和 陽武(今原陽)。屬東部的有 酸棗(今延津,另說先屬三川、后屬東郡)、平丘(今封丘東)、 長垣。
西漢時期,全市境域當時設12縣,分屬2部、4郡。屬司隸部何內郡(郡治懷縣)的有汲(今衛輝市和新鄉縣部分)、共(今輝縣市)、獲嘉(始置,今新鄉區及新鄉縣西南部)、 修武(今 獲嘉)4縣。屬司隸部河南郡(郡治洛陽)的有原武(今原陽)、陽武(今 原陽東南)和卷(今原陽西)3縣。屬兗州刺史部陳留郡(郡治陳留)的有封丘(今封丘一部分)、平丘(今封丘東部)和酸棗(今延津)、長垣4縣。屬兗川刺史部東郡(郡制濮陽)的有燕(今延津城東北)。新鄉源于西漢為獲嘉縣的新中鄉, 東晉太和五年(公元370年)在今新鄉建 新樂城?!?史記志疑》說:“樂者村落之謂,古字通用”,新樂亦即新鄉之意。
東漢時期,除司隸部改為司隸校尉部, 河南郡改為河南尹外,其他與西漢大體相同。
三國西晉時期
三國時期,全市境域屬 魏。設有12縣,先后分屬3州、3郡、1尹、1國。汲、獲嘉、共、修武4縣先屬司州(州治洛陽) 河內郡, 魏文帝黃初年中,河內郡析置 朝歌郡(郡治 淇縣)改屬 冀州(治今河北冀縣),4縣隨之改屬、后又回歸河內。屬司州河南尹的有卷(今原陽西)、 原武、陽武3縣。屬 兗州(州治廩丘,今山東鄄縣東北)陳留國的有 封丘、 酸棗、 平丘、 長垣4縣,屬兗州東郡的有燕。
西晉時期,全市境域設10縣,分屬2州、3郡、1國,屬司州汲郡的有汲、共、獲嘉、修武4縣,屬司州滎陽郡時有卷(原武省人)和陽武2縣。屬兗州 陳留郡的有酸棗、封丘、長垣3縣,屬兗州濮陽國的有東燕(今延津境)。
十六國時期
“ 十六國”時期,全市境域先后曾屬 前趙、 后趙、 前燕、 前秦、 后燕等國,當時戰亂頻仍,郡縣區劃變化不大,多沿晉制。
北魏時期,全市境域設有11縣,分屬司州(治洛陽)的3郡。屬 汲郡的有汲、獲嘉、共、南修武(今獲嘉)4縣。屬東郡的有酸棗、 南燕、封丘和長垣4縣。屬 滎陽郡的有原武(孝昌中復置)、卷和陽武3縣。 武定元年(公元543年),北魏分為東西魏,全市境域當時均屬 東魏。設11縣分屬3州、 6郡。屬司州(治鄴,今安陽市)汲郡(治今??h枋城)的有汲、獲嘉、南修武3縣,屬司州林慮郡(治林縣)的有共縣。屬司州東郡(治滑縣老城)的有酸棗、南燕、長垣3縣。屬梁州(治大梁)除留郡的有封丘。屬司州滎陽郡的有卷縣。屬 北豫州(治成皋)廣武郡的有原武和陽武。另外、興和二年曾僑置義州和伍城郡于汲。
北朝的 齊、周對峙時期,全市境域設有5縣分屬3郡。屬汲郡的有伍城(廢義州,省汲入伍城)和共縣。屬廣寧郡(治原山陽)的有修武縣,移修武(原治今獲嘉)治今修武縣( 北齊廢獲嘉又廢北修武和山陽,今獲嘉及新鄉西南歸入修武縣)。屬 廣武郡的有陽武(北齊廢卷入滎陽,廢原武入陽武)。屬 東郡的有 南燕(北齊廢封丘、酸棗入南燕)、長垣。后北周廢廣寧郡,于南修武(今獲嘉)置修武郡,改陽武屬鄭州。
隋唐時期
隋朝時期,全市境域當時設10縣分屬4郡,屬河內郡的有獲嘉(開皇初,廢修武郡,改 名獲嘉,此后,獲嘉均指今獲嘉縣)、新鄉(開皇初,始置新鄉縣,治古新樂城)、共城(開皇六年公元586年改共縣為共城縣)3縣。屬東郡(治白馬縣,今滑縣境)的有封丘、胙城(舊稱東燕,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名)、長垣(一度稱匡城)3縣。屬滎陽郡的有酸棗、陽武和原武3縣。屬汲郡(郡治衛縣,今淇縣東)的有汲(改伍城為汲)、隋興(今汲縣境,開皇十六年公元596年置,尋又析置陽源縣,大業初省人)2縣。
唐代,全市境域當時設10縣,先后分屬2道7州。屬 河北道懷州(州治河內,短時期曾屬 都畿道)的有獲嘉縣,屬 衛州(州治衛縣,今淇縣境, 貞觀元年移治 汲縣)的有汲(省隋興入汲)、共城、新鄉3縣。(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在汲縣治義州,轄汲縣和新鄉,四年廢義州,在獲嘉置 殷州,轄 獲嘉、新鄉、共城等縣, 貞觀元年公元627年廢。)屬河南道 滑州(治白馬,滑縣境)的有胙城、酸棗、 匡城,長垣(貞觀八年公元635年廢長垣入匡城)4縣。屬河南鄭州(治管城,即今鄭州,一度屬畿內道)的有原武、陽武2縣,屬 州(州治 浚儀,今 開封西北)有封丘。
五代時期,全市境域設10縣分屬4州、1府。屬懷州的有獲嘉、共縣,屬 滑州的有胙城,屬鄭州的有原武,屬衛州的有汲縣、新鄉,屬開封府的有酸棗( 后唐時曾屬滑州)、陽武(后唐屬 州)、封丘、長垣(一度與匡城治)4縣。
宋元時期
宋代,全市境域設10地縣分屬3路、1府、3州。屬京畿路開封府的有封丘、陽武、延津( 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由酸棗縣改)、鶴丘( 建隆元年公元960年為避太祖諱,改匡城為鶴丘,尋復曰長垣)。屬京西北路鄭州的有原武,屬 京西北路滑州的有胙城。屬 河北西路衛州的有汲、新鄉、獲嘉和共城。
金時期,全市境域當時設10縣分屬2路、1府、2州。屬南京路 開封府的有封丘、陽武、延津( 貞佑三年公元年1215升為延州,州治今原陽城東北延州村,轄延津、原武、陽武)、長垣(公元1194年, 明昌五年,因黃河改道,改屬大名府開州)。屬 南京路鄭州的有原武。屬河北西路衛州的有汲、新鄉、蘇門(由共城改, 大定二十九年公元1189年改為河平,明昌三年公元1193年改為蘇門、貞佑三年公元1216年九月升為輝州)、獲嘉、胙城(初屬開封府,后屬衛洲,貞佑五年公元1218年為衛州倚郭)。
元朝,全市境域當時沒9縣分屬直隸中書省和行中書省。屬直隸中書省衛輝路的有新鄉、汲縣、獲嘉、胙城4縣和輝州(省蘇門縣入輝州)。屬直隸中書省 大名路的有長垣,屬河南江北行中書省梁路(一度稱南京路)的有原武、陽武、延津、封丘4縣。
明清時期
明朝,全市境域設10縣分屬河南布政使司 開封府, 衛輝府和開州。屬開封府的有陽武、原武、封丘和延津4縣,屬衛輝府的有 汲縣、胙城、新鄉、獲嘉、輝縣(元代輝州改)5縣??稻熼_州的有長垣縣。
清朝,原武( 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由開封府來屬)和陽武(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由開封府來屬)屬河南省懷慶府。汲縣、新鄉、輝縣、獲嘉、延津(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來屬,五年公元1727年廢胙城入延津)和封丘( 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來屬)屬河南省 衛輝府。長道腐 直隸省大名府。
民國時期
民國元年(1912年)1月, 中華民國建立,全國 廢府存縣,易為省直屬。
民國二年(1913年),河南成立 豫北道。
民國三年(1914年),改為 河北道(道治汲縣),轄新 民國時期新鄉 (8張) 鄉縣、獲嘉、汲縣、輝縣、陽武、原武、延津、封丘8縣,長垣屬直隸省大名道。
民國十六年(1927年), 北洋政府下令撤銷道級建制。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南京國民政府調整地方行政區劃,河南省下設行政督察區。除長垣屬河北省十一行政督察區、汲縣屬河南第三行政督察區(治安陽)外,其余均屬河南第四行政督察區(治新鄉)。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2月底,全市境域大部分縣城淪陷,出現日偽、國民黨、共產黨三種政權并存局面:國民黨政權多屬流亡性質;日偽政權分屬河南省豫北道、河北省冀南道;抗日民主政權分屬太行七專區、八專區、太岳四專區、冀魯豫四專區管轄。
抗日戰爭勝利后,太行八專區改為四專區,轄獲嘉一部分。輝縣、汲縣、新鄉、原陽及獲嘉一部分歸太行五專區管轄。延津、封丘歸冀魯豫四專區管轄。日軍投降后,國民黨軍隊于1945年9月搶占了全市境域大部分縣城和農村,并恢復原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轄國民黨統治區地面。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解放了延津、封丘、長垣,1948年解放了獲嘉、汲縣、原陽以及新鄉縣廣大農村。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1月7日,汲縣改為衛輝市(次年撤銷)。1948年11月,在新鄉縣境設置新鄉(治新鄉縣城,暫在新鄉縣小冀辦公),新鄉建制自此誕生,歸大行行署新鄉專署領導。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5月,新鄉縣縣城獲得解放,中共新鄉委、新鄉人民政府開始進城辦公,至此,全市境域獲得徹底解放。8月20日,中共中央決定撤銷大行、太岳及冀魯豫區,成立 平原省,轄新鄉、濮陽、安陽、 菏澤、 聊城、湖西等6個專區和新鄉、安陽兩市。新鄉為 平原省省會。太行四專區改為 新鄉專區(駐焦作),獲嘉、輝縣、汲縣、新鄉、延津、原武、陽武7縣歸其領導,封丘、長垣歸 濮陽專區。
新中國成立后
1950年,原武、陽武合并為原陽縣。
1952年,平原省撤銷,新鄉、安陽、濮陽專 建國初期新鄉照片 (7張) 區改屬河南省。新鄉歸河南省直轄。同時新鄉專署遷駐新鄉,所轄除封丘、長垣歸濮陽專區外,其它各縣均歸屬新鄉專區。
1954年,濮陽專區撤銷,封丘、長垣改屬新鄉專區。
1955年,長垣縣劃歸 安陽專區。
1958年,新鄉、安陽兩專區合并為新鄉專區,全境屬之。
1960年,撤銷新鄉、獲嘉二縣建制并入新鄉。
1961年10月,恢復新鄉、獲嘉二縣建制,同時新、安兩專分治。新鄉和獲嘉、輝縣、新鄉、汲縣、原陽、延津、封丘歸新鄉專區。長垣縣歸安陽專區。
1967年,新鄉專區改名新鄉地區。
1974年,新鄉改為省地雙重領導,
1978年1月,又改歸新鄉地區領導。
1983年9月,新鄉縣和汲縣劃歸新鄉領導。獲嘉、輝縣、原陽、延津、封丘仍隸屬新鄉地區。
1983年,安陽地區撤銷,長垣屬新設的濮陽市。
1986年2月,撤銷新鄉地區,新鄉轄新鄉縣、汲縣、獲嘉、輝縣、原陽、延津、封丘、長垣8縣。
1988年11月,汲縣改為衛輝市,輝縣改為輝縣市,隸屬關系未變。
2014年, 長垣縣被劃為省直管縣。
截至2019年,新鄉市代管3個縣級市( 輝縣市、 衛輝市、長垣市 )、5縣( 新鄉縣、 獲嘉縣、 原陽縣、 延津縣、 封丘縣(河南省直管縣)、4區( 衛濱區、 紅旗區、 牧野區、 鳳泉區)。政府駐紅旗區人民東路甲1號。
新鄉市地處中原腹地, 河南省北部,地理坐標為東經113°23′~115°01′,北緯34°53′~35°50′,中心位于北緯35°18′,東經113°54′,南臨 黃河,與 鄭州市、 開封市隔河相望;北依 太行,與 鶴壁市、 安陽市毗鄰;西連太極故里 焦作市,與晉東南接壤;東接油城 濮陽市與 魯西相連,總面積8249平方公里。
新鄉市屬于華北板塊,橫跨新華夏系北北東向構造第二沉降帶中段的華北坳陷與第三隆起中段的太行隆起兩個一級構造體系單元,除北部太行山地及山麓一帶地勢自晉豫邊界向東南呈臺階式下降外,南部廣大黃河沖積平原地勢西、南高而東、北低,總體自西南向東北傾斜。
新鄉市區內分布有山地、丘陵、山間盆地和平原等地貌類型,呈北東-南西向帶狀分布。其中受新華夏系太行山前深大活動斷裂帶控制,北部京廣鐵路以西為新生代以來隆起的太行山區,地形復雜,最高點十字嶺海拔1732米,為基巖出露區,占全市面積的23%;巖石類型主要為太古界片麻巖、元古界石英砂巖和古生界的海相碳酸鹽巖;受地形地貌和巖組的影響,在巖溶裂隙發育良好的適宜部位含有豐富的巖溶裂隙水,其它或因缺少含水層或因地下水逕流漏失,富水性一般較差。南部為新生代以來坳陷下沉的沖洪積平原區,地形平坦,約占全市面積的77%,主要為洪沖積松散堆積物覆蓋,多為礫石混合成層或砂質土、粘性土互層。
新鄉市區域構造活動強烈,以北北東向斷裂構造為主,主要分布于市境的東部和西部,既是斷裂帶,又是地震帶。東部的聊城—蘭考斷裂帶內有東濮坳陷,西部的太行山前斷裂內有湯陰地塹,二者之間為華北坳陷沉降區內地震活動微弱的內黃隆起;北西向斷裂次之,主要有新鄉—商丘斷裂和峪河—新鄉斷裂;此外還有東西向的盤古寺—新鄉斷裂。受構造活動的影響,京廣鐵路以西及北部山區處于地震活動較微弱的地帶;山前廣大平原區屬于華北坳陷,處于華北地震區河北平原地震帶的南端,地震活動較為頻繁和強烈。
新鄉市地處 黃河、 海河兩大流域,北依太行,南瀕黃河,地勢北高南低,北部主要是 太行山山地和丘陵崗地,南部為黃河沖積扇平原,平原占全市土地總面積的78%。
新鄉市除西北隅太行山區至山前傾斜平原一帶地勢從晉豫邊界向東南呈臺階式下降外,廣大黃河沖積扇平原地勢西南高而東北低,總體自轄區西南隅向東北傾斜,有中山、低山、丘陵、山間盆地和平原等多種地貌類型,土壤的分布與之密切相關。各類地貌的展布格局和延伸方向,除南部臨黃一帶受秦嶺系東西向活動構造的控制外,其余地區大多受新華夏系北北東—北東向構造格局的控制。以北北東—北東向太行山前活動斷裂為界,新生代以來,除西北隅地殼持續抬升隆起成山之外,其余地區持續下降成為黃河沖積扇平原。
新鄉市屬暖溫帶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冬寒夏熱,秋涼春早,歷年平均氣溫14℃。7月最熱,平均27.3°C;1月最冷,平均0.2°C 。
新鄉市境年均降水量為573.4毫米,各縣間變幅為549.9~644.4毫米。少雨中心在原陽,多雨中心一在西北部的輝縣山區,二在東部平原的長垣。降水量在季節分配上極不均勻,大致與冬、夏季風進退相一致。市境霜凍初日多出現在10月下旬,終日多出現在4月上旬。年均無霜期為205天。
2017年,全年全市年平均氣溫15.5℃,年平均日照時數2144.4小時。全年水資源總量為10.79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量187立方米。
新鄉市分屬 海河、 黃河兩大水系,是水源偏少的區域。地處黃河下游北岸,大部位于黃河沖積扇平原北翼。
黃河自 原陽縣姚口村入境,至長垣縣瓦屋寨出境,河長165公里,堤長153公里。境內地表沖積扇扇面上的河流,以西漢時期自西南流向東北的地上懸河古黃河( 禹河)西漢故道為分水嶺古河道高出地面2~4米,在原陽祝樓、黑羊山—新鄉縣八柳樹、古固寨—延津東屯—衛輝龐寨—延津豐莊一線。
新鄉西北側為 海河水系,流域面積為3985公里,東南側為黃河水系,流域面積為4184平方公里。
2005年,新鄉市農用 豫北明珠--魅力新鄉 (51張) 地(包括耕地、園地、林地、牧草地和其他農用地)面積569356公頃,占全市土地總面積的69.02%。耕地面積為454200公頃,占全市土地總面積的55.06%。園地面積為11302公頃,占全市土地總面積的1.37%。主要分布在北部山丘區和沿黃灘區。林地面積為56712公頃,占全市土地總面積的6.87%。主要分布在北部太行山區、丘陵地區和沿黃灘區。分布面積最大的是輝縣市,面積達36997公頃,占全市林地面積的65.24%。牧草地面積為29公頃,占全市土地總面積的0.004%。主要分布在北部太行淺山區的輝縣市和衛輝市。其他農用地面積為47113公頃,占全市土地總面積的5.71%。
新鄉市的礦產資源可分為4大類28種:能源礦產有: 煤、 石油、 天然氣、 煤層氣、 地熱;金屬礦產有: 鐵、 銅、 鉛、 鋅、 金礦;非金屬礦產有:水泥用灰巖、水泥配料用粘土、化工灰巖、 白云巖、 重晶石、 泥炭、 磷、耐火粘土、 石英巖、飾面花崗巖、飾面大理巖、建筑石料、建筑用砂、磚瓦用粘土、 水晶、 冰洲石;水汽礦產有: 地下水、 礦泉水。
新鄉市礦產地總數為104處,其中地質工作程度達到普查的15處,勘探22處。礦產規模達到大型礦床的10處,中型礦床13處,小型礦床30處,礦點及礦化點51處。水泥用 灰巖、 煤炭、建筑石料用灰巖、 地熱、 礦泉水等礦產是新鄉的優勢礦產資源。
海河 (5張) 新鄉市地處 黃河、 海河兩大水系,平原面積占78%。水庫容量1.99億立方米。黃河流經新鄉170公里, 流域面積達4558平方公里。源自南陽的“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在新鄉境內長度77公里,總投資約52億元。南水北調通水后,該市每年可獲得4億立方米優質水。
2017年全年水資源總量為10.79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量187立方米。 在監控的722公里河段長度中,一至三類水質河段長122.2公里,四類、五類水質河段長84公里,劣五類水質河段長516公里。
2017年全年全市造林面積12.5萬畝,其中,人工造林面積9.5萬畝。中幼林撫育作業面積13.1萬畝。全市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個,面積達0.9萬公頃;森林公園6處,面積達0.7萬公頃。林木覆蓋率達26.5%,森林覆蓋率達到22.3%。
2016年,新鄉市總人口610.82萬人,常住人口574.30萬人。出生人口8.11萬人,出生率13.27‰;死亡人口4.15萬人,死亡率6.79‰;自然變動凈增人口3.96萬人,自然增長率6.48‰。城鎮化率達到50.44%。
2017年,新鄉市總人口614.39萬人,常住人口576.9萬人。出生人口7.4萬人,出生率12.81‰;死亡人口4萬人,死亡率6.98‰;自然變動凈增人口3.4萬人,自然增長率5.83‰。城鎮化率達到51.96%。
2018年年末全市總人口617.34萬人,常住人口579.41萬人。出生人口7.12萬人,出生率11.57‰;死亡人口4.17萬人,死亡率6.77‰;自然變動凈增人口2.95萬人,自然增長率4.8‰。城鎮化率達到53.41%。
新鄉市屬典型的少數民族雜散居地區,具有大分散小聚居的特點。全市有少數民族成份44個。全市有少數民族成份44個,人口64418人,占全市總人口的1.07%。在少數民族人口中,回族56353人,占少數民族人口的87%,其它少數民族人口較多的是 蒙古族(2947人)、 滿族(2029人)等;全市共有51個少數民族聚居村( 回族47個, 蒙古族4個)。少數民族人口在千人以上的鄉(鎮)辦事處13個,少數民族萬人以上的縣1個( 封丘縣),有一個回族鄉- 封丘縣 荊鄉回族鄉,有2所少數民中學,24所少數民族小學。
第十一屆市委書記:舒慶(2016年9月-2017年2月) 、張國偉(2017年2月至今)
市委副書記:王登喜、 阮金泉(2018年1月卸任) 、 王新軍(2018年10月至今)
其他市委常委: 楊慧中(2018年9月卸任)、 王樂新、 丁同民(2019年3月卸任) 、 劉森、 馬鎖文(2018年9月至今) 、 郅曉峰(2018年1月至今) 、 薄學斌、 劉尚進(2016年9月-2017年12月) 、 李躍勇 、張濤(組織部長,2019年3月至今)
第十二屆人大常委會
主任: 范學貴(2014年3月-2017年5月) 、 劉建華(2017年5月-今)
副主任: 吳金印、 王保旺(2017年5月增補) 、 劉志華、 龐善起、 李紅旗、 張桂香、 常冀剴、 崔衛新
秘書長: 劉軍(2017年5月增補)
第十三屆人大常委會(2018年9月-今)
主任: 王樂新
副主任: 張桂香、 龐善起、 郭力銘、 職偉、 鹿建宇、 路文忠
秘書長: 劉軍
第十二屆人民政府
市長:舒慶(2014年3月-2015年3月) 、王小平(2015年4月-2016年5月) 、王登喜(2016年6月-今)
副市長: 李躍勇(2018年1月-今) 、 周世杰、 李瑞霞、李剛、 職偉、 楊俊杰、 王天興、 祁文華(2018年1月-今)
秘書長: 吳岳善
第十三屆人民政府(2018年9月-今)
市長:王登喜
副市長: 王天興、 祁文華、李剛、 李躍勇、 李瑞霞、 楊俊杰、 武勝軍
秘書長: 吳岳善
政協第十一屆委員會
主席: 劉建華(2014年3月-2017年5月)、 邢亞平(2017年5月至今)
副主席: 宗懷川、 楊書廷、 付月云、 張琴、 趙秀志、 朱云卿、 魏劉寶、王寧、 孫國富(2017年5月增補)
秘書長: 郝貴昌
政協第十二屆委員會(2018年9月-今)
主席: 邢亞平
副主席: 楊書廷、 朱云卿、 魏劉寶、 朱光輝、 吳岳善、李暉、周勇
秘書長: 郝貴昌
主任: 楊慧中(2018年1月-2018年9月) , 馬鎖文(2018年9月至今)。
2016年,新鄉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140.73億元,同比增長8.3%,增速位居全省第10位,高于全省水平0.2個百分點,較2015年全年、2016年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分別提高2.2、1.0、0.5、0.7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22.89億元,同比增長4.2%;第二產業增加值1049.85億元,同比增長7.9%;第三產業增加值867.98億元,同比增長10.0%。三次產業結構10.4:49.0:40.5。
2017年,新鄉市實現生產總值2384.8億元,同比增長8.1%,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3個百分點。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227.2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1169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988.6億元。全市糧食總播種面積971.2萬畝,總產量421萬噸,比2016年增產2.1萬噸。全市豬牛羊禽肉總產量37.7萬噸,同比增長2.6%;禽蛋產量28.8萬噸,同比增長3.3%。2017年全年,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59.1億元,總量居全省第4位,同比增長10%,高于2016年5.9個百分點。稅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70.7%,比重高于2016年2.7個百分點。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68億元,同比增長11.9%,高于2016年7.7個百分點。
2018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526.6億元,增長7.1%。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72.7億元,規模位居全省第4位,增長8.6%;稅占比72.8%,同比提高2.1個百分點,高于全省2.2個百分點。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1%,高于全省2個百分點,其中工業投資增長24.4%,高于全省22.4個百分點,增速位居全省第1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2%,高于全省1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5%,高于全省0.2個百分點。
新鄉市是中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和優質小麥生產基地,優質專用小麥種植面積占小麥種植面積的比重超過80%,被評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市,還是河南省畜牧生產加工基地, 金銀花等中藥材生產基地。
2017年全年全市糧食種植面積647.7千公頃,比上年減少5.8千公頃,其中,小麥種植面積361.4千公頃,增加4.3千公頃,硬粒小麥種植面積占小麥種植面積的85.2%;棉花種植面積1.5千公頃,減少1千公頃;油料種植面積88.5千公頃,增加12.3千公頃;蔬菜種植面積63.3千公頃,增加6.2千公頃。
2017年全年全市糧食產量421萬噸,比上年增產0.5%,其中,夏糧產量257.4萬噸,增產3.4%,秋糧產量163.6萬噸,減產3.7%;蔬菜產量303.9萬噸,增產3.9%;油料產量38.5萬噸,增產11%;水產品產量(不含長垣)6萬噸,減產1.8%。
2017年全年全市(不含長垣)新增耕地灌溉面積1.39千公頃,新增節水灌溉面積8.24千公頃,新增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面積3.39千公頃。年末農業機械總動力655.4萬千瓦,同比增長1.8%;大中型拖拉機2.2萬臺,增長4.3%。農村用電量(含長垣)64.8億千瓦小時,增長5.3%。
新鄉市是中原地區重要的工業基地,擁有41個行業大類中的33個。是中國電池工業之都、國家新能源電池及電池材料產業區域集聚發展試點城市、國家新型電池及材料產業基地、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城市(全省僅鄭州和新鄉)、生物醫藥特色產業基地和起重機械產業基地 ,有制冷、生物與新醫藥、電池及新型電池材料、特色裝備制造、煤化工、汽車及零部件等六大戰略支撐產業,紡織、食品、造紙、建材、能源電力五大傳統優勢產業。
2017年,全市實現工業增加值991.36億元,同比增長8.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7%,其中,輕工業增長8.73%,重工業增長8.67%。產品銷售率98.78%。
2017年,新鄉市規模以上工業34個行業大類中,規模居前10的行業累計同比增長7.4%。其中,通用設備制造業同比增長16.7%,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同比下降0.4%,紡織業同比增長2.2%,醫藥制造業同比增長11.5%,專用設備制造業同比增長13%,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同比下降3.2%,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同比增長5.1%,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同比增長1.3%,農副食品加工業同比增長9%,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8.1%。
2017年,新鄉市主要工業產品產量中,化學纖維同比增長17.6%,畜肉制品產量下降94.4%,速凍米面食品下降3.7%,紗下降8%,發電量下降4.5%,農用氮、磷、鉀化學肥料下降16.7%,鋼材增長5.5%,水泥增長0.1%。
2017年,新鄉市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3785.31億元,同比增長9.1%;利潤總額201.57億元,同比增長8.7%。分所有制看,國有控股企業工業利潤8.73億元,同比下降16.8%;集體控股企業工業利潤6.23億元,同比增長75.5%。
2017年,新鄉市全年25個產業集聚區(含專業園區,不含長垣和軍工)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4%,增速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高1.8個百分點。其中,12個產業集聚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1.3%;13個專業園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
2017年,新鄉市全年(不含長垣)建筑業增加值180.66億元,同比增長8.3%。全市共有資質內建筑業企業325家,比上年增加15家,完成建筑業總產值373.53億元,增長19.3%,資質內建筑業企業房屋施工面積 1958.64萬平方米,同比增長5.6%。
新鄉市自古以來就是晉冀魯豫接壤地區的商品集散地?,F代物流、倉儲和郵政業、批發零售業、旅游業、金融業和房地產業等構成新鄉服務業的支柱產業。
2017年,新鄉市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66.2億元,同比增長12%。分城鄉看(不含長垣),城鎮消費品零售額784.9億元,增長11.7%;鄉村消費品零售額94.2億元,增長14.7%。分行業看(不含長垣),全年批發業實現零售額101.9億元,增長12.6%;零售業實現零售額684億元,增長11.8%;住宿業實現零售額4.6億元,增長11.5%;餐飲業實現零售額88.7億元,增長13%。
2017年,新鄉市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企業銷售大類中(不含長垣),食品類增長27.1%,飲料類增長36.6%,煙酒類增長40.7%,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增長12.9%,日用品類增長35.5%,家具類增長33.1%,汽車類增長10.2%,文化辦公用品類增長10.6%,金銀珠寶類增長38.3%,化妝品類增長44.1%。
2017年,新鄉市全市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88.72億元,同比增長10.2%。郵電業務總量102.23億元,同比增長105.3%,其中,郵政業務7.53億元,增長29.2%;電信業務94.71億元,增長115.4%。年末固定電話用戶53.2萬戶,移動電話用戶565.6萬戶,計算機互聯網用戶151.2萬戶。
2017年,新鄉市全年共接待國內游客3716.9萬人次,同比增長11.2%,國內旅游收入262.86億元,同比增長13.4%。接待入境游客4.84萬人次,其中香港同胞2566人次,澳門同胞2117人次,臺灣同胞1814人次。全年實現旅游外匯收入976萬美元。全年全市共有星級酒店10家,旅行社47家。
2017年,新鄉市年末全市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余額2541.33億元,同比增長9.3%,比年初新增215.88億元。其中,活期存款860.1億元,比年初增加77.45億元。全市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余額1503.72億元,同比增長12.3%,比年初新增164.18億元。其中,短期貸款555.53億元,比年初減少10.65億元;中長期貸款918.27億元,比年初新增169.72億元。
2017年,新鄉共有保險公司46家,其中壽險24家,財險22家,共累計實現保費收入116.37億元,同比增長34.5%。其中,財險公司實現保費收入19.86億元,同比增長21.5%;壽險公司實現保費收入96.51億元,同比增長37.5%。全年保險業累計賠(給)付金額30.77億元,同比增長2.5%。其中,財險公司累計支付賠款9.12億元,同比增長3.7%;壽險公司累計給付17.96億元,同比下降4.8%,累計賠付3.69億元,同比增長61.8%。
新鄉市是國家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實驗區、河南省高素質人力資源培育基地。
2017年,新鄉市普通高等學校(本??疲┱猩?.5萬人,在校生15.5萬人,畢業生3.6萬人。成人高校招生2.3萬人,在校生5.5萬人,畢業生2.2萬人。中等職業技術教育(不含技工學校)招生2.4萬人,在校生5.7萬人,畢業生1.4萬人。普通高中招生3.7萬人,在校生10.7萬人,畢業生3.3萬人。普通初中招生9.9萬人,在校生27.3萬人,畢業生8萬人。小學招生11萬人,在校生63.2萬人,畢業生10萬人。義務教育階段進城務工子女人數入學率達100%。
新鄉市綜合科技創新能力居河南省第3位 。
2017年,新鄉共取得國家科學技術獎勵2項,省級科學技術進步獎25項;專利申請量8995件,其中有效發明專利1917件;河南省重大科技專項2項,河南省科技發展計劃61項;新鄉市科技重大項目9項,新鄉市科技攻關項目40項。全市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機構9家,創新型團隊5項,創新型人才5人,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15項。
2017年,新鄉市共有藝術表演團體18個,文化館10個,群藝館2個,公共圖書館10個,藏書167.4萬冊,舉辦各種展覽672場次。全市擁全市擁有廣播電臺9座,電視臺(含教育臺)10座,電視轉播臺11座;有線電視用戶85.5萬戶,廣播人口覆蓋率達99.95%,電視人口覆蓋率達99.8%。全年發行雜志325.93萬冊,報紙7852.59萬份。年末(不含長垣)共有綜合檔案館12個,館藏檔案80.08萬卷,全年接待查檔群眾1.63萬人次,調閱檔案7.12萬卷(件)次。
2016年,新鄉市共有衛生機構5077個,其中:醫院114個,鄉鎮衛生院148個,婦幼衛生機構13個,衛生防疫防治機構13個,社區服務中心(站)109個。全市實有病床床位3.64萬張,其中,醫院床位數2.68萬張,鄉鎮衛生院床位數0.75萬張。全市衛生技術人員5.22萬人,其中,執業醫師1.09萬人,執業助理醫師1.43萬人,注冊護士1.51萬人。全年全市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數(不含長垣)達到419.7萬人。
醫院名稱 | 級別 | 地址 |
---|---|---|
新鄉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河南結核病醫院) | 三級甲等 | 衛輝市健康路 |
新鄉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河南精神病醫院) | 三級甲等 | 建設路中段 |
新鄉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河南省直綜合醫院) | 三級 | 華蘭大道新中大道口 |
新鄉醫學院附屬中心醫院(新鄉中心醫院、河南第三人民醫院) | 三級甲等 | 新鄉金穗大道解放大道口 |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七一中心醫院 | 三級乙等 | 文化路向陽路口 |
新鄉第一人民醫院 | 三級甲等 | 新鄉一橫街口 |
新鄉第二人民醫院 | 三級乙等 | 新鄉宏力大道勞動街口 |
新鄉市先后培養出乒乓球世界冠軍 張立、 劉國梁,中長跑亞洲冠軍閆巍,柔道亞洲冠軍趙莉敏,鉛球全運會冠軍王廣甫等運動員。
2017年,全年全市共舉辦縣級以上運動會7次,參賽人數2012人,共獲得金牌69枚,總獎牌253枚。
2017年,新鄉市參加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職工67.75萬人,同比增長5.3%;參加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的離退休人員25.14萬人,同比增長4.4%;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在職職工人數52.62萬人;參加失業保險職工42.48萬人,同比增長3%;60周歲以上老人按月領取養老金人員66.17萬人。
2017年,新鄉市(不含長垣)城鎮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人數1.6萬人,發放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含臨時補助)6372.7萬元。農村享受最低保障人數8.1萬人,全年發放農村最低生活保障金(含臨時補助)16631.4 萬元 ;城鄉醫療救助資金 1584.2 萬元,接受城鄉醫療救助6216人次。各種社會福利服務等社會工作機構84個,床位數4762張,收養人數1601人(不含民辦養老機構);社會銷售福利彩票3.16億元,籌集市本級福利彩票公益金 1548 萬元(不含中央、省級留存公益金),接受社會捐贈款、物折合人民幣266萬元;需要救濟人口(冬春生活救助)80153人,其中,2016年需要救助54601人,2017年需要救助23196人,已安排救濟款(自然災害生活救助資金)1033萬元,已救濟(冬春生活救助)人口54601人;接收退役士兵 2446 人,其中義務兵 1313 人,士官 1133 人 。
2017年,新鄉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071元,同比增長8.1%;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69元,同比增長8.6%。全年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19986元,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8656元。農村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為29.7%,城鎮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為27.6%。
新鄉市是豫北地區的國家公路運輸樞紐城市,境內有 京廣高鐵、 京廣鐵路、 新菏鐵路、 新月鐵路等四條鐵路,107國道,京港澳、大廣、濟東及正在建設的新晉、鶴輝等五條高速公路穿境而過。距離 新鄭國際機場及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車程50分鐘,乘京廣高鐵2個半小時可達北京、7小時可達廣州、深圳。
2017年,新鄉市公路通車里程13480公里,與2016年持平。其中高速公路232公里,農村公路11681公里。全年道路運輸(不含長垣)貨物周轉量334.4億噸公里,旅客周轉量18.91億人公里。
新鄉鐵路南北大動脈 京廣鐵路和太石鐵路在此交匯,新月二線、107國道及京港澳、大廣、濟東高速穿境而過。 京港高鐵、 京廣鐵路、新焦鐵路、 新月鐵路、 新荷鐵路、太石鐵路, 鄭新城際鐵路、 鄭濟高鐵(規劃)縱橫交匯,有 新鄉火車站、 新鄉東站兩大火車站 建設中的新鄉東站 (13張) 。
新鄉火車站位于河南省新鄉平原路西段,建于1905年。距離 北京站619公里,距離 廣州站1685公里,隸屬鄭州鐵路局管轄。為一等甲站。站內5站臺,日到發客車152次??梢灾蓖ㄈ珖V?、臺北、西寧、拉薩外的所有省會、直轄市城市。
新鄉東站,即石武鐵路客運專線以及鄭新城際鐵路新鄉站,于2012年12月26日正式啟用。位于河南省新鄉榮校路東, 107國道以東,京港澳高速路以西附近,車站性質定位為始發站。是河南省鄭州市以北的重要車站,設5條到發線,2條正線,2座島式站臺(5臺面),通往市區有3條公交線路(66路、56路、57路)。
2013年7月1日,由新鄉始發至北京的G570次高鐵列車開始運行,這是自新鄉火車站1905年建站以來首趟始發進京列車。
根據2015年新鄉交通運輸局信息顯示,新鄉市城市公共交通有公交線路78條,線路總長度960余公里,年運營里程4800余萬公里,市區有出租車公司6家,有出租車1400余輛,另有自2011年年底陸續開始示范運營的150輛純電動出租車。入選“國家第二批公交都市”。
根據2015年新鄉市交通運輸局信息顯示, 107國道、 京港澳高速、濟東高速、 大廣高速公路及正在規劃建設的新(新鄉)—陵(山西 陵川)等高速公路穿境而過。
新鄉市有著悠久的歷史,是中華民族古代文明發祥地之一。古稱 庸國, 春秋屬 衛, 戰國屬 魏,漢為獲嘉,至 隋文帝 開皇六年(公元586年)始置新鄉縣,境內有仰韶、龍山文化遺址,有周武王率八百諸侯會同盟的 牧野大戰等古跡; 姜尚衛河垂釣、 比干拋心忠諫、 圍魏救趙、 張良刺秦、 官渡之戰、陳橋兵變都源于此地。
背裝與抬閣
新鄉背裝與抬閣,始于清朝咸豐初年,是歡慶豐收 民風民俗 (2張) 喜迎新春的一種民間風俗。它多于農歷正月處五和正月十六在街頭朝會上演出。下裝人背著下裝人名曰“抬閣”。上裝的情節多位傳統故事,配民樂熱鬧異常。
中州大鼓
新鄉縣趙堤大鼓以明快富有朝氣的節奏和獨特的藝術形式,表現了中國農民熱情奔放、粗曠豪爽的精神風貌。中州大鼓曾參加中國沈陽第二屆國際民間舞蹈節,并獲表演優秀獎和精神文明獎。
長垣花戲臺
長垣花戲臺起源于古代長垣農歷二十九的亮賓會。以“花”而著名,正上方用五色綢緞高搭彩門,橫臉錦分三層,都飾以傳統戲劇中的主要人物造型,周圍流蘇繡球圍成團團花束,五彩燈、流水燈與彩綢互相襯托。
馬皮舞
“神馬皮”又稱“ 馬皮舞”,以“釘馬祭天,皮革制鞭,武舞兼備”為特點,“馬皮舞”在1983年被專家確定為全國惟一、獲嘉獨有的民間舞蹈形式?!吧耨R皮”始于明,盛于清,在民國時漸入湮境?!榜R皮舞”的表演由一人居中,展揮重約30斤、長7米的巨鞭絕技,8人扮馬繞圈作舞。扮馬者身背“將架”,“將架”上披紅掛綠,并綴有數枚銅鈴,叮當作響,意為“響馬”已改邪歸正?!皩⒓堋鄙厦枥L劉備、關羽、張飛、孔明、黃忠等諸將圖像。
香酥雞
香酥雞制作 特色飲食及產品 (3張) 此菜需選用子雞一只,去毛,消除內臟,放入盆里,加上精鹽,味精拌勻后,腌兩小時,在加桂皮、大茴香、蔥、姜,上籠蒸爛后,把雞撿出,晾涼。另將雞蛋清加粉芡攪成糊,把雞放入蘸勻,炸黃,撈入盆內,周圍擺上炸蝦片即成。
新鄉燒雞
新鄉燒雞由滑縣道口鎮傳入。道口燒雞是全國文明的風味食品,1966年正式改名“新鄉燒雞”,成為新鄉特產之一。
牛忠喜燒餅
牛忠喜燒餅是著名國家燒餅大師牛忠喜積創造出來的具有獨特風味的食品。該燒餅形似糕點1980年被河南省定為優質產品,并獲得報1989年商業部系統優質產品金鼎獎。
新鄉市以 牧野大戰為代表的歷史遺存遍布全市,其中國家級文保單位20處,省級文保單位43處,國家級森林公園1處,國家級濕地鳥類自然保護區1處,省級名勝風景區1處,省級歷史文化名城1處,省級歷史文化名鎮1處,開發出 萬仙山、 八里溝、 京華園、 比干廟、 潞王陵等19家各具特色的山水景區和人文景區。2017年,年末共有A級旅游景區18個,其中,4A級以上景區9處。
新鄉鳳凰山
新鄉鳳凰山是新鄉城區范圍內唯一的一座山,位于新鄉北部鳳泉區境內,距市中心15公里,系太行山余脈丘陵向平原過渡地帶,鳳泉區境內面積8.2平方公里為鳳凰山核心區。2005年12月省林業廳批準建立新鄉鳳凰山省級森林公園,2010年5月國土資源部批準建立新鄉鳳凰山國家級礦山公園,2011年,鳳凰山省級森林公園被國家林業局、教育部、共青團中央、中國文化生態協會授予“國家生態文明教育基地”稱號。
潞王陵
潞王陵坐落于河南省新鄉北部鳳凰山下,是中國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明代藩王陵墓,也是國務院1996年公布的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12月15日,國家文物局正式宣布將潞王陵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錄》。
潞王陵建成于萬歷四十三年(1615年),整個陵園由神道石刻儀仗群、潞簡王墓(東墓區)、次妃趙氏娘娘廟(西墓區)三部分組成,占地共計400畝,為明會典親王陵園規制的4倍。
萬仙山風景名勝區
萬仙山風景名勝區位于河南省 輝縣市西北部太行山腹地,距鄭州市150公里,距新鄉70公里,總面積64平方公里,最高海拔1672米,年平均氣溫比山下低6度。景區由郭亮村、南坪、羅姐寨、三湖四個分景區組成。
萬仙山風景名勝區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級攀巖公園,著名的影視基地、寫生基地、拓展基地、避暑基地。
八里溝景區
八里溝景區,位于新鄉 輝縣上八里鎮深山區,河南省新鄉西北50公里處,太行山南麓,河南、山西兩省交界之處,海拔在 300米至1700米落差地帶,總面積42平方公里,屬典型的南太行風光,是國家級 4A級景區、 國家地質公園、自然 獼猴保護區、河南省著名風景區、2005年度河南省游客喜愛的十佳景區。
城市 | 省份 | 城市 | 省份 |
---|---|---|---|
淄博市 | 山東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日照市 | 邯鄲市 | ||
臨沂市 | 福州市 | 福建省 | |
威海市 | 長治市 | 山西省 | |
菏澤市 | 晉城市 | ||
西寧市 | 青海省 | 鄭州市 | 河南省 |
臺北市 | 臺灣省 | --- | --- |
城市名 | 隸屬國家 | 城市名 | 隸屬國家 |
---|---|---|---|
大阪府 柏原市 | 日本 | 亞歷山大市 | 新西蘭 |
伊塔雅伊市 | 巴西 | 烏珀塔爾市 | 德國 |
蘇梅市 | 烏克蘭 | --- | --- |